中美德日八国专家齐聚 智能汽车论坛即将开幕

20.10.2014  17:22

  作为中国第一个提出汽车信息化综合指数(智商)等级标准、汽车软件技术体系、汽车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产业组织,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四川省博览事务局在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将共同主办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国际论坛。

  据悉,2014年10月25日-26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国际论坛,将有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工程院等从事无人驾驶汽车科研和产业化研究系统的领导和专家,以及一汽、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东风、广汽等车联21个整车成员的电子电器总师、研究院院长和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俄罗斯、巴西、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汽车智能化工作的整车、电子、软件企业首席技术官或技术总监出席活动。

  会议将围绕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进展和商业应用、汽车智能化的主要体现和应用趋势、汽车智能化的技术体系和产品构成、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化的法律空白和政策需求、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机遇和政策建议等6个主题进行主题演讲和现场互动,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科研和产业进展情况也将首次对外全面的解读和介绍。同时,会议还根据国内外单位汽车智能化合作意向,按照小范围的项目闭门会议。

  根据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庞春霖秘书长的介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军队就已经开始无人系统研究,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先后组织了五届无人驾驶汽车大赛,已检验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各项成果。2007年和2012年,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交通学院的无人驾驶汽车先后以90公里的平均时速成功完成长沙-武汉、北京-天津的高速公路无人驾驶路试,2016年将进行深圳-北京的汽车无人驾驶高速公路测试。为系统地介绍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相关成果,会议还将同期展出来自车联骨干成员单位 - 浙江大学、比亚迪、一汽、奇瑞、上汽、江铃、华为技术的无人驾驶自动汽车、无人驾驶遥控汽车、数字急救车、车载智能信息终端、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全自动紧急救援系统(E-Call)等中国自主汽车智能化整车和系统产品。

  目前,中国国内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科研的12个单位,有8个是车联的骨干成员,并组成了车联无人驾驶、主动安全两个技术工作组。我们相信通过本届论坛,中国和先进国家、地区的产业单位将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汽车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人、车、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带来时尚、安全、新颖、个性的全新感受。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