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得胜:创新“三个服务”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四川在线消息(张乃兵 周旗) 泸县得胜镇龙阴沟村位于得胜镇宋观片区,全村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辖14个社1538户,5208人。村党总支下设生猪养殖、花木种植、蔬菜种植产业支部3个,党员80人,流动党员22人。村党总支书记毛立珍担任村干部26年,患肺癌坚持工作,带头践行“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服务宗旨,积极创建和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2年,龙阴沟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总支书记毛立珍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市“十佳”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建强“1+6”服务队伍,力求服务队伍专业化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分队定岗、按责履职”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量体裁衣,设岗定责。建立“党员110为民服务总队”档案台账,根据每名党员的年龄、性别、职务、特长分别编入民事代办服务队、政策法规宣传队、敬老扶幼义工队、科技特派员指导队、矛盾纠纷调解队、“五子凼”文艺表演队等6个分队。
菜单选学,培训提能。开展“一般政策+专项技能”党员普遍培训,结合党员的设岗定责开设普法教育、科普文艺、群众工作等特色小班。建立党员夜校、基地教育、手机短信、在外参观等“菜单式”培训科目,老年党员、青年党员、妇女党员可按需选学,提升服务能力。
分类履职,践诺争星。建立党员服务台账,推行服务积分管理,评定星级党员。敬老扶幼义工队每人无偿出资1000元设立“关爱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基金”,每月定期上门1-2次慰问关爱对象,开展义务活动;大学生村干部与离职干部主要组成的政策法规宣传队负责村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廉政书屋、短信平台的日常管理,每月深入农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3次以上;村两委班子组成的民事代办队实行“定期坐班+轮流值班+上门服务”制,累计开展民事服务2600余件,办实事、好事150余件;科技特派员指导队、“五子凼”文艺表演队、矛盾纠纷调解队纷纷主动作为,充分体现“全体党员定职责”“人人都是勤务员”的服务理念。
健全“3+3”服务机制,力求服务机制长效化
围绕“最盼上赢民心、最急上见真情、最怨上改作风、最需上办实事”的服务理念,健全服务机制。
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定点式接访”亲民服务机制,实现知民所想。以党员110为民服务队为载体建立7个一级网格,按照村所辖小组界线划分14个二级网格,根据地理位置、村情民意等按需划分为44个三级网格,由党代表、村民代表担任网格长,以网点为单位开展组团服务。设置民情会客厅,村两委干部和县镇两代表两委员轮流接访,收集民意。
推行“全程民事代办、社长例会、包片联户”便民服务机制,实现解民所难。将民政、计生、城建、医疗等民生事项纳入“一站式”服务内容,做到民事有安排、有落实、有记录;每月定期召开社长例会1-2次,建立“一户一表、一社一册、一村一帐”民情台账,围绕村重大事项、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或群体性矛盾进行商议,集中力量解决村民所需所盼;推行干部包片,“一对一”服务到户。
推行 “六步工作法、四培致富、产业联建”助民服务机制,实现为民所需。通过村“两委”提出议案—组织代表研究—召开群众听证—党员、群众表决—表决结果公示—呈报上级党委批准备案的六步工作法。实施“四培”致富工程,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致富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村干部培养成小康建设带头人。调整设置生猪、花木、蔬菜三个产业支部,实行“产业+支部、支部+协会”的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党建带产业、产业促致富、致富建新村、新村促发展”的良性互动。
明确“2+2”服务项目,力求服务项目科学化
突出“农业连片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稳定”服务目标,创新和深化服务项目。
服务发展。制定《龙阴沟生态观光新村三年发展规划》,通过向上争取、群众自筹、社会捐赠等方式,三年内完成涉及产业发展、民生民利、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17类38个子项目的新村建设。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70平方米,活动广场2000余平方米;硬化公路4条13.1公里,实现“社社通”;推行“政府引导、业主投资”模式,种植西兰花、金银花500亩,蔬菜基地1200余亩,生猪规模养殖户42户;
服务民生。收集群众问题和意愿,建立“民生问题、困难群众、组织建设”等三大类矩阵管理台账,实行一事一记一责任人,矩阵管理、动态跟踪,把情况和问题直接掌握到社、跟踪到户,使“矩阵管理台账”成为为民服务的“数据库”和“指挥棒”。一年来,累计为20余名贫困党员群众争取民政项目,资助12名寒门学子圆读书梦,带领村民成功应对“7.23”“8.31”特大洪灾。
服务党员。将全村党员划分为年轻党员、老党员、“经济能人”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五大类,进行分类定位、因需施教,举办分类培训5期,回引3名在外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加强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建立了党内关怀对象信息台账,设立了困难党员扶助基金,先后向19名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发放扶助资金。
服务群众。推行“一线一室”调解模式,架设“民情热线”,将村干部手机号码以公开栏、明白纸、民情联系卡等形式向村党员群众公开,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和谐会客室”,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坐班,即时受理群众纠纷,实现“群众小事不出村”。
龙阴沟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彰显了“群众收入逐年增长、矛盾纠纷逐年下降+领导肯定、社会关注、群众满意”的2+3服务价值。泸州市委副书记曹建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蒲芝龙,县委书记郭庆等市、县领导先后深入龙阴沟村调研指导并给予肯定、支持。中央创先争优简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党的建设等媒体多次对龙阴沟村及毛立珍进行宣传报道。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11元,过去的信访多、纠纷多、问题多的省级贫困村变成了乡村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生态观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