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让创新创业成为内在生长的基因和信仰

22.01.2016  11:41

要把创新创业变成全校上下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共识,作为校长更要有这种情怀,持之以恒地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机结合,以此推动、带动并提升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和很多高校领导一样,徐飞有过很多头衔。然而,在众多的头衔中,他最愿意提及的是他曾在上海交大兼任创业学院院长。

对于创新创业,徐飞有着特殊的情怀。1998年徐飞博士后出站,一度曾在上海张江高新科技园区创业,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亲切接见。

除了担任过创业学院院长,他还是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的创始委员、中国创新创业学会副会长、创新创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甚是了解。

如今,他是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如果要加上一个定语的话,他大概是一名“创业型校长”。那么,这样一位“创业型校长”又是如何解读创业与创新关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误区的呢?这让前来采访的《中国科学报》记者产生了好奇心。

”“”的解读

创业”是时下的热词,由此引申出的创业教育、孵化器等新词不绝于耳。可甚少有人琢磨“创业”二字的真谛所在。

在徐飞看来,对于“”字的解读,可以从创业、创新、创造、创投、创意“五位一体”去理解。尤其是“创意”最为稀缺。

在科技纵横发展的当下,手写代替键盘,眨眼实现翻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而古人所说的顺风耳、千里眼,更是早就以电话、电视的形式实现。

许多事情实现起来不难,关键在于不敢想、想不到。”徐飞举例,“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这让中国人非常汗颜,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由于创意缺失,走出去的山寨品居多,对世界所起的引领作用有限。

而创业中的“”在他看来至少有四种解读,“不仅仅是去创办一家企业,去谋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甚至是一份志业”。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应该视学术为一份志业。《说文解字》曰:“志,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

志业是一种掏心掏肺、存在于骨子里如血脉一般的东西。这就要求把创新创业视作一种信仰,让创新创业成为一个人内在生长的基因。”徐飞说。

毋庸置疑,创新创业精神是时代呼唤的精神,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在徐飞看来,“创新创业需要坚忍不拔、百折不饶、永不言败的精神,需要工匠精神、挑夫精神和工程师精神,不能投机取巧。

正是基于此,他把自己定位为创新创业型校长,其身后的西南交通大学不仅仅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他还要着力把它打造成为一所创新创业型大学。“要把创新创业变成全校上下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共识,作为校长更要有这种情怀,持之以恒地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机结合,以此推动、带动并提升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业需要热心肠、冷头脑

去年5月,教育部一则支持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引起了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热议。

对于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的创业“运动”,徐飞从来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创业必须厘清‘热’与‘冷’。热的是心肠,冷的是头脑。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其规律。一般而言,第一步是就业,第二步是立业,然后是成业。通常,创业发生在就业甚至立业之后。实证研究表明,创业的最佳期不是求学阶段,而是就业工作若干年后。大学生在没经验、没人脉、更没有经济支撑,甚至心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想要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总有人拿比尔·盖茨退学创业举例,却忽略了他在创业初期也曾种种“拼爹”。实际上,即便像美国这样的创业大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也不到3%。

就全社会而言,国家的号召是正确的。但具体到细分市场、族群和对象,就要冷静、理性和平和。休学创业虽然在制度上允许了,但允许并不等于鼓励、提倡。”徐飞提醒,中国最值得警惕的是“运动”,如果高校校长、教师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学习期间创业,为什么要鼓动大学生在校期间去创业?做人要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谈过了“冷头脑”,让我们来关注“热心肠”。在什么情况下,大学生的创业应该得到支持?什么样的创业又应当鼓励大学生尝试呢?

徐飞表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若少数同学对创业极富热情,又捕捉到难得的机遇,同时其他必需的资源也可获得,“对于这样的大学生,应支持其大胆创业”。

同时他还建议,大学生创业应以科技创业为主。开网店、咖啡屋当然可以,但与社会其他人群,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转业军人等相比,创业的比较优势未能发挥。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自身在知识、专业、科技、信息和智力等诸方面的比较优势创业,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所建树,为创建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创新须强调创业精神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也是政府战略和国家意志。然而,对于创新,人们却不免存在着许多的误解。

徐飞指出,误解一是把创新神秘化,认为创新是科学家、教授和高智商的人才能做的事,普通人没有能力创新;误解二是把创新庸俗化,为创新而创新,忽视内在的东西。甚至还出现“创新不驱动”或“创新驱不动”,“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早)死”这样的悖论。

产生这些窘境或悖论的原因有多重,比如:“对创新的认识偏差,科技创新主体错配,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张皮’等。”徐飞如是说。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把创新看作灵光乍现、恍然大悟或神来之笔。可实际上,创新表面上呈现为灵光一现、幸运得之,但背后却是经年累月的艰辛探究和辛勤付出。因此,必须强调创新中的创业精神和脚踏实地。”徐飞说。

徐飞曾多次说过,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就要有“疯子”的梦想,加上“傻子”的坚持;要有“农民”的踏实,加上“猎人”的本领。对此他解释道,聪明人也要下笨功夫,创新需要求真务实,需要工匠般的吃苦耐劳,需要摒弃急功近利,需要认准时机百折不挠。所有这些,都是创业精神的精华和要义。

当然,创业也需要创新精神,如同创新需要创业精神一样,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把创业叫作‘傻子’,创新叫作‘疯子’,二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把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和脚踏实地有机结合。”徐飞说。

创新创业,高校该做什么

创新创业是一种理念、情怀,来自于点点滴滴、丝丝扣扣,犹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么,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其创造怎样的环境呢?

徐飞指出要注重四方面的结合。第一个要把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创新创业“成就”三者结合起来。当前,部分大学已经没落成职业培训机构。面对就业难的困境,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它就开设什么专业,这种只看眼前和当下的狭隘功利行为,严重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在“精神成人”上的缺失。

第二个结合在于,把创新创业的理念、技能、实践结合在一起。理念应更多地纳入到课堂教育中,由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技能应由学校团委、学生处、创客中心或课外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负责培养;实践实战则主要放在大学生科技园、社会化机构、企业和雇主单位。

第三个结合是教师、讲师、导师“三师”的结合。教师主要由校内教授等课程老师担任,更多从创新精神、创业理念和创造能力上传授。讲师则从社会上的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专业人士中聘请,主要讲授创业各阶段、各环节的实操知识、技能和“know

how”。导师主要由已经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遍及海内外的广大校友担任,他们最清楚创业中的酸甜苦辣。

第四个结合则是“五课堂”的结合。“五课堂”中第一课堂指传统和现行的课堂教育教学;第二课堂指校内课外,各类文化、科技、文体、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各种活动;第三课堂指国内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义工等活动;第四课堂指海外游学、访学、留学等海外学习和实习项目。第五课堂指易班(E-class)、MOOCs课程、云学习、翻转课堂等虚拟课堂和网络交互等e-learning学习平台。

前四个课堂是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中的课堂,第五课堂是虚拟空间(Cyber

space)上的课堂,这五个课堂共同构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课堂。(《中国科学报》2016-01-21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