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徐家村村民自编自演节目 办起春节联欢会

03.02.2016  11:33

水通了,脱贫了,徐家村村民自编自演节目,办起春节联欢会

且歌且舞道感恩

徐家村村民在首届春节联欢会上载歌载舞,表达感恩情。 四川日报记者 游飞 摄

“扶贫政策到我村,徐家一改贫困样;水泥路面通全村,山清水秀更迷人;饮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2月2日,雅安市天全县大坪乡徐家村村委会广场上热闹非凡,掌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村民高学顺自编自创的花杆舞《赞饮水工程》,道出了村民们的感恩心声。

这台正在上演的徐家村首届春节联欢会由村民导、村民演、村民当观众,村民们以这种喜庆热闹的方式庆祝自来水通到家里、36户贫困户脱了贫,表达心中的感恩。

徐家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在市县两级精准扶贫相关联系部门的帮助下,当地大力发展生姜和刺巴竹,村民们实现了脱贫增收,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们都想表达诚挚的感恩情,徐家村的春节联欢会由此上演,400多名村民和联村帮扶干部欢聚一堂。“去年我家光生姜就收入两万多元,新发展的两亩多生姜和五亩刺巴竹也将逐渐见到收入。”2日下午,联欢会还没开始,4组村民高家珍已早早来到现场,和乡亲们高兴地摆龙门阵谈致富经,等待节目的开始。像高家珍一样,今年徐家村有许多村民靠发展种植业实现了大幅增收。

当天,徐家村人还有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就是全村236户村民,全部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2015年10月初,雅安市对口帮扶徐家村的市、县部门整合各类资金100余万元,用3个月时间,为徐家村修通自来水管道,将地势较低的2组清杆头和9组杨家杆的水源,通过3个梯级蓄水池,抽提到山上,再输送给全村人使用。村委会广场旁边是村民高国兵的家,趁着联欢会还没开始,高国兵高兴地拉着记者,去看他家新装的水管。在厨房,高国兵用一个大大的白色塑料桶接了水,不顾寒冷捧起一口就喝,并打趣地对记者说道:“还真能喝出甜味来。”

其实,这股甜味来自高国兵的心中,高国兵家住地势较高的山上,回忆起往常缺水的日子,70岁高龄的他很是感慨,自记事起,家里就养了匹马,主要用于到山下去驮水,后来在家附近挖了口井,用一根细管子抽水喝,“但一到冬天枯水期,吃水还是只能靠马去山下驮。两个能装100斤的大塑料桶,因为颠簸磨损得厉害,每年都要换一次。”

“自来水一通,马和水桶就该彻底退休了。”心情高兴的高国兵开心地笑着。

把歌唱起来,把舞跳起来,用心感受真情,用爱传递感恩。联欢会开始了,村民们纷纷献上自编自导的节目。高清文带来独唱《徐家的新歌》、易德芬带来诗朗诵《深秋的生姜林》、但映松等村民们带来小品《背水变迁》,既讲述大家看得见的徐家村的变化,又道出了村民的感恩情。“修通自来水,将为全村村民进一步脱贫增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看着村民们个个喜悦的笑脸,徐家村“第一书记”罗明芳发自内心地高兴,“2015年,全村40户贫困户已有36户脱了贫。全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底的3000多元一跃达到2015年底超过万元。下一步,徐家村将继续大力发展生姜和刺巴竹等产业,徐家村人不仅要全部脱贫,还要全部增收致富。”

(四川日报记者 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