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世界大赛 技工院校学生站上领奖台

12.05.2015  17:15

我省技工院校学生展示世界技能大赛获奖奖牌。

技工院校学生在精密机床上进行生产实训。

中国建筑金属构造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现场完成比赛作业。

  开栏语

  又到一年入夏之季,又是一届技工院校毕业生迈步踏上社会之时。他们朝气蓬勃、怀揣梦想,渴望着去创造和书写与众不同的人生。

  翻开四川技工院校厚重的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在40余年的历程中,数百万技工院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汇入历史的发展潮流,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谱写出璀璨的篇章。

  从今天开始,《华西都市报》将连续三天关注我省优秀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成长经历,展示他们在世界技能大赛、在创业创新空间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杰出表现。

  在这个红火的五月,谨用这一组新闻报道,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技能劳动者致敬,向不断收获着成功和喜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送上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21岁的“省级技能大师

  21岁的王晨宇,脸带稚气,却已经拥有了诸多的荣誉和光环: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高级技师。今年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定为省级技能大师。

  面对这些成绩,总让人觉得不大可能。一个21岁的小伙子,就已经跻身全国顶尖的技能人才队伍行列,取得了最高级别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别人想不到,王晨宇自己也不曾想到。当有些同龄人还在为就业奔波、苦恼时,他仿佛已成为“人生大赢家”。目前,他又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正在忙于录制中央电视台的《我是大能手》节目。

  让他火速成长的,是他选择入读了技工院校,并借由这个平台,站在了“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与世界制造强国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战绩。

  4年前,我省技工院校学生首次参加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两年一届的世界技能大赛。

  这项比赛,是世界制造强国展示技术和彰显能力的舞台。出征的每位选手,都具有出类拔萃的技艺,都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任。2014年,我省技工院校学生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焊接和建筑金属构造两个项目的优胜奖,高举五星红旗站上领奖台。今年,他们还将代表中国出征这两个项目,向更好的成绩发起冲击。

  读初中时,王晨宇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还喜欢上网,这可没让他的父母少操心。2010年,初三,在外打工的父亲回到家乡,为他谋划未来,“一个人总要解决饭碗问题,去学门技术吧!”王晨宇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在选择学校时,他被攀枝花技师学院老师周树春的事迹震住了。

  周树春,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人物,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技能大师”、“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和奖项。“走到哪,都受人尊重。”这是当时的周树春给王晨宇最大的感受。那一刻,王晨宇许下心愿:成为周树春那样的人!

  因为老师的带领和感染,进入学校没多久,王晨宇就喜欢上了光电闪烁的焊接技术,而且,在静心学习的过程中,他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沉稳踏实。“用父亲的话讲,就是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那段时间,年轻人骨子里爱拼才会赢的冲劲,让他不分昼夜地学习和练习,周围的同学们都已经休息了,他还在不断地琢磨和推敲。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他被选拔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后备选手,开始进入提升水平和赢取荣誉的“快车道”。2013年5月,他代表中国,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全球挑战赛,获得第二名。两个月后,参加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又取得焊接第五名的好成绩。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他“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

  现在的王晨宇,已经开始在重大建设项目中挑大梁。2013年8月至今,他先后参加了越南河静台塑高炉、广西丹宝利酵母厂、广西武钢等重大工程的建设。

  今年,王晨宇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定为省级技能大师。“虽然我也被称为大师,但水平离师傅还很远,我还要向师傅学习,奋起直追。”王晨宇说,周树春师傅依然是他的灯塔,照亮着他前行的方向。

  月薪7000元 参与造军舰

  从技校到大型造船厂,麦小龙走得很笃定。

  2011年,麦小龙在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机电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学习。

  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动手操作能力尤其重要。为了加强自己的操作技能,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麦小龙更加注重实践锻炼。他经常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各类工程项目,在动手中领悟和巩固专业技能。“工作后,我才更加认识到,单位看重的,不是你学了什么,而是你能够做什么。

  2013年11月,在学院的推荐下,麦小龙以船体装配工的身份,开始了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的实习。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大型造船企业,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也是目前中国疏浚工程船和支线集装箱船的最大最强生产基地。

  与企业实力相对应的,是其对员工专业技能的极高要求。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养成的职业精神,为麦小龙迅速适应岗位打下了扎实基础。工作期间,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开,任何有经验的老员工都是他的学习对象,生活简化到只有练习、学习,学习、练习。“幸亏有学校的严格培养,否则,我可能还真坚持不下来。

  漫长的努力和适应之后,麦小龙得到了公司领导及班组的一致肯定,开始独挡一面。到2014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平均工资就达到了7000元。

  “这只是一个开始。”面对技术技能的更新和自己的职业理想,麦小龙没有退缩、放弃,他勇敢地面对现实,用自己的踏实和坚持寻找更加闪亮的目标。

  “麦小龙只是我们部分优秀毕业生的一个缩影。”麦小龙的学校老师说,因为学生爱思考,动手能力强又肯吃苦,很受大型国有企业欢迎,学校与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们除了参与造军舰,还建设过澳门政权交接场馆、广州白云机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上海世博园、大亚湾核电站、香港青马大桥……

  /聚焦/

  征战世界技能大赛

  四川成绩西部第一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该组织成立于1950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拥有53个国家和地区成员,每两年组织一次大赛,参赛选手为22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比赛职业(工种)超过40个。

  中国 2010 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次年组团参加了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6个项目的比赛,并斩获了1枚银牌和5个优胜奖。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第42届世技赛,中国队参加了22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1块银牌(得主为四川选手)和3块铜牌,以及13个优胜奖。

  四川选手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赢得了中国队的唯一一枚银牌,而且还取得了两个优胜奖,奖牌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