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火起 梦想花开——记影视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5.07.2016  12:05

  2016年7月8日-14日,持续七天的四川师范大学一年一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陆续开展。影视与传媒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泸州酒文化的探索、金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以及成都“二孩政策”的探访三个课题。

  8日上午,影视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1+1=?”关于“二孩政策”实施影响的探索开始了。该队由2014级辅导员张骋带队,共6人组成。

和平社区居民接受学生采访

  这次实践活动针对当今热点话题“二孩政策”,去成都市卫计委了解“二孩政策”相关问题;前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寻求更加权威的解释,对妇产科主治医生程莉专访;到春熙路、人民公园等人员密集地进行“二孩政策”街头采访;访问温江区柳城镇和平社区、成都各街道街头问卷调查;后期讨论总结等。

  同一时刻,影视与传媒学院另一分队——金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队在2015级辅导员付诚岑的带领下也出发了。该团队到达金堂县赵镇,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

  随后,团队成员在当地开展调研,了解到十八大以来新农村的变化。团队采访了3位居民,有年过花甲的曾素芳老人;年轻的创业者李雨瀚;在外读书的大学生黄若怡。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眼中来了解金堂十八大以来的变化。金堂团队运用了摄影摄像、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采访曾素芳老人   

  9日,影传学院第三个分队泸州酒文化探访团一行人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毕东的带领下来到了泸州。团队首先来到了泸州老窖旅游区-国窖1573广场进行酒文化探访的活动。在国窖广场里,他们通过解说员了解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对泸州发展的影响等。

  10日下午,泸州酒文化探访团来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纳溪中学。在35℃的高温下,他们克服炎热,在这里举行了学生交流活动会。本次活动由影视与传媒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周可主持,围绕习主席在7月1日发表的“两学一做”讲话内容展开,此外团队还向该校的高三学生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情况。

抢答环节大家踊跃举手

  11日下午,探访团成员顶着酷暑去纳溪区周围的地方寻找“酒味”,找到了一间私人酿酒作坊,它们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工艺以及泸州流传上千年的酿酒方法。团队成员借此机会全面的了解了泸州传统酒业的制作工艺流程,并记录下泸州的传统酒文化。

  活动一直持续到14日才结束,为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划上圆满句号。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三个课题都有其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增长知识才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机会。参与实践的同学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会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