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影片《阅读时光》:以影像“勾引”年轻人回归文学
新华社台北10月24日电(记者韩淼 陈键兴)“看到年轻人都在玩手机、看视频而出版业不断下滑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责怪年轻人为什么不读文学,还是应该反思我们给他们创造了多少环境?”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作家龙应台24日在参加《阅读时光》系列文学影片点映会时如是说。
今年5月初,酝酿多时的文学影集《阅读时光》开始拍摄,选择了台湾十部精彩小说,由知名导演王小棣所率领的团队改编拍摄戏剧影片,目前已完成其中五部。
这十部作品中,既有如台湾抗日爱国作家杨逵的《送报夫》、1940年代末随家人来台的刘大任的《晚风习习》等反映大时代小人物无奈命运的写实小说,也有当代作家骆以军的《降生十二星座》、柯裕芬的《冰箱》等折射现代人迷茫与烦恼的抽象化故事。王小棣说,期待大家在观看影片时,也能回味台湾的成长时光。
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件事?龙应台回忆了她年初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再次被改编搬上荧幕时的经历。
她说,得知电影上映时,她非常震动,没想到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几十年的作品能这样反复被转化成电影,文学的能量被多次发掘出来。观影时,她邀请了一位做清洁工的年轻人去看这部片子。
结束后,这位高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说,这部电影怎么这么好看。龙应台回答说,这部片子是有文学原著的。年轻人说,那我要把那本书买来再读。
她表示,希望通过把文学最深的内涵转换成影视作品的《阅读时光》,能“勾引”习惯用影像思考的年轻人,重新回归最深的原点。“我希望这些影片推出后,很多人看了会说,‘我不满足,我要把原著再找出来看一遍’”。
75岁的刘大任参加了点映会。他说,站在这里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瑞恩,一个被拯救的对象。他自己对现代人纸上阅读量的减少非常清楚,而《阅读时光》做了一件好事,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刺激他作为作家再“活”下去。
《阅读时光》的十部影片每部片长约20多分钟,其后还有对作家的专访,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及其试图表达的内涵。据悉,全部影片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