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 第一书记驻村: 从“忙下乡”到“乡下忙”

22.09.2015  17:18

 

彭山区义和乡岐山村第一书记徐军(中)和群众一道查灭螺。

      今年以来,彭山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108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抓党建、解难题、促发展、助小康,切实打通全区扶贫“最后一公里”。

      沉下身

      扎扎实实“乡下忙

      彭山区保胜乡金岗村是经济薄弱村,今年7月28日,彭山区委组织部胡发军被选派到这里担任村第一书记。

      为尽快摸清情况,胡发军将起床闹铃调到6点。“这样7点过就能到村上工作了。”胡发军说。

      一个多月以来,走村入户进行精准扶贫走访,了解金岗村基本情况,到乡党委学习基层党建工作……翻开胡发军的驻村工作日志,每天的工作安排和小结写得满满当当。

      “原来下乡都是检查或者指导某项工作才下去,现在一到村上就忙个不停,把工作做细做实,满意为止。变原来那种走马观花式‘忙下乡’为现在扎扎实实的‘乡下忙’。”胡发军说。

      据悉,彭山区对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致贫原因、脱贫方式等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因村派人,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派什么样的第一书记。目前该区根据村(社区)发展稳定和党组织分类定级情况,对35个市、县贫困村和14个后进村,主要从农口、经济、交通、水务等部门指派统筹协调能力强的中层以上干部或退居二线干部担任,确保限时转化;对30个中间村由组织部比选综合素质过硬的年轻后备干部担任,加快提档升级;对29个先进村由各单位推荐、组织部遴选有组织工作经历或基层经验丰富的退居二线干部担任,帮助做优做精。

      解难题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

      108名第一书记到村挂职已有一段时间,工作干得咋样,群众是否满意?

      “这几项水利工程竣工后,整个村的庄稼都不缺水了。”近日,站在刚刚硬化的5000米沟渠边上,看着渠中水,保胜乡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李光全说,这都是第一书记努力的结果。

      该村一条涉及6个组1600多人的5000余米沟渠,因年久失修,跑漏滴现象严重,导致全村农作物用水困难,今年彭山区直机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陈亮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后,带着调查研究的情况向上级反映,争取到200多万元项目资金,及时对沟渠进行了浆砌硬化,对10口山坪塘进行了防渗处理,并通过合理布局,新建了10口蓄水池。

      “第一书记的服务,我们群众很满意。”6组村民李凤鸣说。

      胜利村的现象,只是该区为每一个村落实联系部门,下派第一书记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为给第一书记创设开展工作的一切必要条件,该区制定了村(社区)第一书记权力和责任两张基础清单,赋予第一书记列席乡镇党委会、主持村级有关会议等权力,明确其实施扶贫攻坚规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等责任,为第一书记加权力、加责任,增强其工作动力。

      抓产业

      真抓实干助群众致富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就得有产业支撑。”彭山区委宣传部选派到义和乡岐山村任第一书记的徐军说。

      岐山村地理位置偏远,徐军上任后,得知该村特色米枣、柑橘产业因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知名度和影响力长期受限的情况后,立即协调联系新闻媒体实地进行宣传报道。

当前正值米枣采摘旺季,媒体的宣传报道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使其销售形势迅速升温。

      徐军与村两委干部根据村情民意,研究制订发展规划。“我们准备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引导村民发展米枣产业,打造‘岐山米枣’品牌。同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岐山村建成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让群众脱贫致富。”说起未来发展,徐军充满信心。

      不仅是岐山村,武阳镇大塘村第一书记熊欢欢到村工作后,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为当地群众寻找出一条鱼鳖混养的致富新路子。

      据了解,该区各村第一书记到村后,把发展产业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带动发展模式。一个多月来,108名“第一书记”基本完成走访调研、制定计划等工作,及时制定了年度计划和目标责任书,围绕村上的发展稳定、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等,积极协调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产业,各项工作特别是扶贫攻坚任务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