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彬:心中装着老百姓 时刻想着老百姓 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31.03.2015  11:04

  3月30日,2015年南充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在仪陇张思德培训学院开课。图为市委书记李仲彬在开班式上作动员讲话。

  南充新闻网讯(记者 张德利) 今(30)日,2015年南充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在仪陇县张思德培训学院举行。市委书记李仲彬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为第一期37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强调当好支部书记,要时刻牢记自己姓党、时刻牢记推动发展、时刻牢记服务群众、时刻牢记民主法治、时刻牢记提升本领、时刻牢记干净干事,始终做到心中装着老百姓、时刻想着老百姓,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波主持开班式。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我们最基层的党组织书记,工作很艰辛、很辛苦、很具体,我一直十分敬重。今天来看望大家,向大家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也想围绕‘如何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李仲彬简短的开场白拉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距离。他说,今天主要与大家互动交流,先请南充经开区李渡镇张家桥村党支部书记蒋和金谈一谈“当好支部书记,如何时刻牢记自己姓党?

  “我觉得,当好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牢记自己姓党,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老百姓需要办的事当成自己家务事来办。”蒋和金回答。

  “把老百姓需要办的事当成自己家务事来办,这一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一名基层干部爱民、为民的情怀。”李仲彬对蒋金和的一席话表示赞赏。

  而顺庆区和平街道北湖路社区党委书记王芳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时说:“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就是要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摆在第一位,把我们辖区建设成为和谐稳定、幸福指数最高的社区。

  “回答得非常好。”李仲彬在点评后指出,当好支部书记,要时刻牢记自己姓党。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牢记自己是党的干部,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书记。如果连自己姓什么都搞忘了,就要跑偏,就会出问题。首先,要把位置找准,要搞清楚、搞明白当支部书记该干啥?在这方面,中央、省委都有明确要求,就是要推动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抓好班子,这个工作定位要找准。其次,要把阵地守住。党把一个支部交给我们,我们就是这个阵地的“指挥官”,就要把这个阵地守住,让党旗高高飘扬。再次,要把队伍带好。现在一些地方支部脆弱,主要问题在于结构老化、后继无人。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发展新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作为头等大事,多发现一些可用之才,多培养一些年轻同志,这样,才是对党的事业真正负责,才是对父老乡亲真正负责。

  “当好支部书记,如何推动一个地方的发展?”李仲彬将这个问题的点球抛给了南充经开区和顺庆区的两位基层党组织书记。

  “这道理、那道理,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硬道理。我所管辖的村主要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基地,主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给老百姓搭建产销平台。”南充经开区河西镇江中村党支部书记张澜如是回答。

  顺庆区华凤街道潆华路社区党委书记蒲斌在回答时说,我们这个社区失地农民多,关键是要向建筑企业、餐饮服务业和工业企业推荐用工。同时,开辟社区就业岗位和提供家政培训,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实现充分就业。

  “发展产业推动发展,发展产业解决就业,这是推动发展的路径。”李仲彬说,我们面临的矛盾,都要靠推动发展来解决。老百姓吃、住、行的问题解决好了,增收的问题解决好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这个地方就一定会和谐稳定。

  李仲彬指出,当好支部书记,要时刻牢记推动发展。现在大家都说农村问题多,根子还是在于发展问题没有解决好。老百姓出行不方便,喝不上干净水,住不上好房子,看不起病,自然就会对党委、政府有怨气。作为支部书记,要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比如,修一条路、打几口井、为无房户修几间房,一定要干几件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干几件老百姓急需、能留得下来的事,不能几年下来还是山河依旧、面貌不改;要实实在在地带动致富,要学先进、赶先进,多找门子、多找路子,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让老百姓的腰杆挺起来;要实实在在地帮贫救困。近段时间,我到仪陇、营山的一些地方走了一下,看到有的地方现在都不通公路,老百姓住的房子既不遮风、也不挡雨,吃的水都是浑的,我心里很难受。市委下了决心,要举全市之力,打好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大家都是我们这场攻坚战的“一线战斗员”,大家各自的村(社区),到底哪些困难群众最该扶,到底最该干些什么事?决不能想当然,决不能单相思。大家一定要和老百姓一起好好商量,好好合计,把规划做好,把想要实施的项目选好,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真正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服务群众是基层干部的天职,如何把服务群众做到位?”针对这个问题,来自高坪区班竹乡倒马村党支部书记刘姗姗这样作答:要主动上门问计群众、问需群众,帮助群众解决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的问题。我们这个村的老百姓最需要我们解决的就是产业支撑的问题,引导大家发展致富增收的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要建立民事代办机制,为老百姓办事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