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两会]省人大代表欧阳彦成建议:分级诊疗 缓解看病就医难

22.01.2014  23:23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2日讯(记者 蒋娜 侯青伶) 如何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省人大代表欧阳彦成开出了“药方”,呼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现状:常见病在大医院就诊比例居高不下

当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人群体在大医院省医院就诊的比例居高不下,导致大医院省医院“门庭若市”。而有能力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县乡村三级的医疗机构,未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直接导致看病就医秩序的混乱,造成县医院、乡医院、村医生诊治人群稀少的局面,导致老百姓看病难。

看病难,难在远距离就诊,难在挂号难,难在每一个病人在诊治时间短,服务跟不上,难在基层技术水平差。看病贵,贵在小病大医,贵在小病看专家,浪费资源,因而成不合理的医疗秩序。”在欧阳彦成看来,规范分级诊疗秩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工作。

建议:建立分级医疗制度规范医疗秩序

欧阳彦成建议,卫计委建立以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村卫生室为模式的四级医疗逐级转诊制度,对各级医疗机构实行功能定位,形成区域内有分级诊疗转诊关联的四级医疗机构病员群体的有序转诊转治的秩序。

原则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守门人,他们承担预防、保健、基本性医疗服务,作为首诊首治的机构。一级医院承担常见病多发病人群体,指导帮扶村卫生室的能力提升。二级医院承担相对复杂疾病的病人群体,指导和帮助一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能力提升。三级医院承担疑难危重的病人群体,指导帮助提高二级医院诊治疑难危重病人的能力。

建议:越级诊疗不予报销或降低报销比

同时,建立疾病分级诊疗目录,根据目录内的疾病种类、难易度,确定各级医院诊治目录。此外,建立医疗保障机构制定逐级诊疗报销制度,制定相关报销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鼓励参保人员选择逐级就诊转诊。参保人员在辖区内签定的社区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就诊转诊,可以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要求在这四个机构中逐级转诊才能进行报销并提高报销比例的政策,越级诊疗的不予报销或降低报销比例,提高起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