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1市对口支援彝区12县学前教育

08.12.2015  03:35

帮助优化园点布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队伍素质、提高保教质量、改善办园条件。……”日前,全省学前教育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宜宾市教育部门分别与凉山州昭觉县、普格县、盐源县、雷波县签订了对口支援协定,这意味着我省大小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将迈上新台阶。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在民族地区实施15 年免费教育的重大决策,同时针对凉山彝区实际,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凉山州精准扶贫十七条政策措施,并将发展“一村一幼”学前双语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予以重点倾斜。

今年6 月,凉山州在彝区10 个县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行政村、自然村率先启动开办一批“一村一幼”幼教点,每个县不少于10 个。幼教点选址立足民族地区和彝区实际,因地制宜,利用村委会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闲置校舍举办村级幼儿园和教学点,并抓好师资选聘管理和专业培训。

省财政免除了村级幼儿园幼儿保育费,每个村级幼教点聘用2 名辅导员,按每人每月2000 元发放劳务报酬。”凉山州教育局局长谢宁说,这么大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凉山州学前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辅导员中至少要有一名会彝汉双语教学,这也是为孩子将来顺利进入一年级就读打下语言基础。”谢宁介绍,今年底,凉山州将建成1000 所村级幼儿园,到2016 年秋季将覆盖到全部村寨,届时“一村一幼”将达到3000余所。

近日,省教育厅又出台了“对口帮扶大小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内地11 市与彝区12 县对口支援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按照协议,内地市教育部门将选派管理人员、优秀骨干教师到彝区指导、交流、支教,帮助培训彝区农村幼儿园负责人、幼儿教师,提高彝区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

 

(刘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