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区“一村一幼”补短板 布局农村幼教攻坚
凉山彝区“一村一幼”补短板
布局农村幼教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人民日报记者 张忠 张文
“一个寒冷的早晨,看到教室里大多数孩子都流着鼻涕,我从包里拿出卫生纸,给孩子们讲如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第二天,一个小男孩把他包里的卫生纸拿出来分成两半,递给我一半,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老师,给你揩鼻子。’其实,大山里的孩子一样聪明可爱……”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日前召开的一次学前教育座谈会上,辅导员任艳欣的真情讲述,让不少与会者动容。
人畜混居的土坯房、拖着鼻涕的“脏孩子”,一度成为大凉山彝区深度贫困的标志。近年来,随着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同步推进,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大凉山彝区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15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再度聚焦凉山彝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突出矛盾,新增17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即在彝区2586个建制村设立幼儿教学点,省财政出资为每个幼教点选聘两名兼懂汉彝双语的辅导员,给予人均每月2000元劳务补助。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清脆的童声从喜德县冕山镇则果村幼教点传出,开班一个多月,孩子们已能跟读简单汉语。
“如果不经过学前教育,彝族学生一般到四年级才能初步掌握汉语。”冕山镇深沟小学为附近3个村幼教点提供教学指导,校长罗翁秀清表示,语言障碍导致的学业困境,是彝区学生辍学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一村一幼”抓住了彝区教育“短板中的短板”。
师资有了,场地怎么办?“尽量利用公共资源,原则上不新建园舍。”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谢宁说,各地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改造村级活动室、村小学可利用校舍等,力推“一村一幼”早实施、早见效。
昭觉县城北乡普提村幼教点就设在村民活动室,桌椅板凳和电视机、饮水机、消毒柜一应俱全,增配了幼儿滑梯和图书、玩具。村民活动一般在晚间或周末,这里白天就是幼教点。辅导员阿体伍呷在大学读的正是学前教育专业,“我觉得很幸运,能够在家门口从事喜爱的工作。”
“一村一幼”秉持保基本、全覆盖原则,州、县两级自加压力解决资金难题,全免保教费,每个幼教点安排不低于3万元的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费用,逐步为幼儿解决每天3元的营养午餐补助。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表示,“一村一幼”促进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将为新一代凉山人植入更可持久的脱贫基因。
截至2015年12月初,凉山全州已开办村级幼教点840个,招收幼儿3.88万人。预计2016年春季学期前开办率达80%,秋季开学前实现全覆盖。
(原载2016年1月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