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世界500强德企扎根成都 蓉德合作新机遇

05.07.2014  18:09

  6月,四川代表团赴德访问,在多个领域签订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

  7月,中德对话论坛2014年会议将在成都举办,让更多德国人了解成都

  6月,四川代表团赴德国访问,双方举行高层会谈、举办经济合作交流会,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签订一系列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

  6月,在成都非遗博览园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成都之旅”引爆了成都的夏日热情。从今年起,“慕尼黑啤酒节”将永久落户成都。

  7月,中德对话论坛2014年会议将在成都举办,论坛将深化中德双方合作,并让更多德国人了解成都所蕴藏的发展机遇。

  整个2014年,德国与成都的交流频繁而丰富。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与德国有着密切交流的友城关系,在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领域都保持着紧密合作。正是这些交流,让成都与德国的关系更加紧密,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

  共话低碳环保

  成都与德国波恩搭起合作桥梁 两市多领域交流持续升温

  去年10月,成都-波恩低碳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为期2天,德国波恩市副市长于杰·瓦格纳率10多人代表团专程赴蓉参会。成都与友城波恩两市的政府决策者、科研领域专家、相关公司、非政府组织代表近100人参会。论坛主题聚焦“城市低碳发展战略与实践”,这也正是成都与德国波恩长期以来合作的主要课题。

  德国波恩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为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和北威州重要城市。成都市与波恩市的友好交往始于2000年,2009年,两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低碳与环保合作,将两座城市密切相连:2007年两市开展环保专家交流项目以来,成都市环境监测站先后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派出专业人员赴波恩学习;2008年,波恩市也派出两名环保专家到成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2012年12月,两市共同建立“波恩-成都低碳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并在此合作框架下于2013年1月和10月,分别在两市举行低碳可持续发展论坛。

  环保是成都与波恩交流的重要课题,却不是唯一的领域。建立友城关系后,两市在高层互访、环保科技、青年交流、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持续升温。2012年1月5日,由两市联合主办的“天府国际·德国波恩贝多芬交响乐团2012新春音乐会”在成都奏响,为蓉城市民带来了一场音乐盛宴。另一方面,在中德建交40周年的2012年,应波恩市长于尔根·宁普奇邀请,成都市一行7人亮相在波恩举行的狂欢节大游行,川剧变脸、水袖表演及俏花旦舞蹈等民俗节目,让成都文化牢牢印在了波恩人民的脑海中。

  除了波恩,成都与德国柏林更早建立友城关系,更是曾先后三次派团参加“柏林亚太周”活动,进行城市推介、介绍成都市的投资环境和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

  德企纷纷落户

  十余家世界500强德企扎根成都 蓉德贸易往来成果颇丰

  去年9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SEWC)正式投产。这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的首家数字化企业。西门子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称,这也是西门子在全球考察对比300多个城市后,最终做出的决定。

  其实,一直以来,成都在德国企业的眼中,有着极高的美誉度。截至去年12月,成都共批准德商投资企业53家,到位资金11.25亿美元。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29家德国企业之中已有10余家知名德企落户成都,并迅猛发展,其中包括了大众汽车、西门子、德国邮政等享誉全球的企业。而落户企业的主要投资分布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机电设备制造、工业气体生产、食品生产、商业零售、物流等领域。

  基于这个基础,目前,成都正积极接洽德国大陆集团、默克雪兰诺公司、途易旅游公司、贺利氏集团、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等公司机构,沟通在蓉投资事宜。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德国名企落户成都。

  除了大型企业,德国更有大量小型企业扎根成都。为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德国中小企业在蓉发展,成都市蒲江县还专门规划了一个中德中小企业产业园(规划面积11.43平方公里),已成功引进博世包装机械、博世电动工具和博世包装中国研发中心等优质高端项目。

  除了投资企业增多,成都与德国密切的贸易往来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2013年成都市与德国进出口总额15.06亿美元(出口9.48亿美元、进口5.58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2.98%;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了大中小微型计算机、鞋类、服装、塑料及其制品、家具、灯具及照明装置等。其中,出口额排名第一的是大中小微型计算机,达5.57亿美元,增长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