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环境保护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于会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8项重点工作之一。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新安排、新部署。毫无疑问,抓生态环保就是抓发展方式转变,就是抓布局和结构调整,就是抓新旧动能转换,实质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但在铁腕环保的高压态势下,环保“影响经济”“用力过猛”“不顾民生”等论调及热点事件也频频出现。对此,社会各界各方面认识不一、热议不止。这充分反映出,现阶段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反复性和曲折性。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特殊”在哪里?就是绿色发展的“普遍共识”尚未完全内化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我们正处在一个“过渡期”。一方面,依靠资源消耗、不计环境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这样的局面已成为过去,不复存在;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一些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中却不时出现“变音走调”。从“普遍共识”到“行动自觉”,仍有一段艰辛历程。
2017年,我省环保经历了重大转折。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布局、高位推动下,借势中央环保督察,我省环保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强化关停、治污淘汰、严查重处力度空前,环保影响发展、影响民生的“论调”也曾一度出现。但事实上,“环保力度之大”的直接结果是:一方面,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双下降”,优良天数同比上升,劣Ⅴ类水质、国控断面、出川断面水质目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我省的所有环境质量指标全面完成。另一方面,全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因为“环保风暴”受影响,反而呈现出增速“稳中有进”、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在保持经济总体稳定的同时,全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均取得了可喜进展。我省强化环保力度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还倒逼经济“丢包袱”、调结构,提升了发展质量,实现了环境改善、经济增长、民生福祉的“同频共振”。我省的实践充分说明,强化环保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全可以“协同并进”、内在统一。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环保应该有更大作为,也必须有更大作为。新的一年,我省环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运用好环保法规政策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核心是形成“内生动力”机制,通过体制机制让恢复和追求绿水青山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2018年1月1日起,生态环保领域就有三项重大体制改革,都为强化环保、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契机。其一,环保税正式开征,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生化,倒逼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倒逼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其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全国试行,将彻底改变环境污染者违法成本低,受损的生态权益难以得到有效救济的局面;其三,新修订的《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进一步理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辅之一系列法律保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十九大指出,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安全的食品等这些“优质生态产品”,都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优质生态产品与我们的生存环境休戚相关,扩大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需要我们继续举全省之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和土壤污染防治战役,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和结构。结构性矛盾是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强化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将“三线一单”硬约束作为综合决策的前提条件,将“源头严防”落实到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流域规划中;二是抓紧出台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保标准体系,制定地方标准规划,“逐年加严”排放限值要求,阶梯式推进,倒逼企业改造升级、主动治污;三是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逐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评价结果,实施针对性环境管控措施;四是推进设立城市环境资源上线,用硬性环境指标控制城市人口、产业、商贸、物流等适度规模,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产业布局。
深化环保督察,强化环境执法,引导和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环保部门通过严格执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低水平或者无效供给,可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培育新动能、新增长点,保障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因此要继续从严环境执法,全面提升执法水平,用足、用够新环保法及其四个配套办法,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长期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继续深入推进环保督察,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环境问题整改不断线,形成责任倒逼,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强化执法和督察,破除企业侥幸心理,引导并倒逼其走上依靠技术进步开拓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公众“绿色消费”为引导、政府“绿色采购”为激励,带动绿色化生产、绿色化改造和绿色产业发展。要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支持措施和标准规范,加快“激发”和“释放”绿色驱动红利,推进以“绿色生产——绿色采购——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加快构建绿色供应链产业体系。这其中,关键要形成以公众的“绿色消费”为引导、政府的“绿色采购”为激励,利用市场杠杆效应,带动和倒逼产业链上下游“绿色化生产、绿色化改造”。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动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资源循环低碳产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各项投资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环保工程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新动力。
(作者系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