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 321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川落户

21.06.2017  14:53

制图/杨仕成



  6月20日上午,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在成都举行。围绕“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一主题,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卿,省科技厅厅长刘东,省商务厅厅长刘欣,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省发改委副主任梁武湖进行了深入解读。

  四川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曾卿表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阶段性目标任务,亮点纷呈。省委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到去年底已完成102项,今年底将累计完成200项以上,达到总任务数的80%,改革总体进度符合预期。坚持把对接中央专项改革方案作为“硬任务”,累计制定330多个专项改革方案,其中省委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141个专项改革方案,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国资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国企重组等取得重要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四川是省级保留审批事项和核准事项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

  作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起步,成效明显。编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出台《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9个指导性文件、50多个配套性文件,形成了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全面创新改革政策制度体系。

  曾卿介绍,突出军民融合这个核心任务,在全国率先设立规模100亿元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率先开展军工单位、军工科技成果市场化改革探索,率先成立省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所有央属军工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川布局了总额为4500亿元的军民融合项目。全面完成国务院授权先行先试支持创新创业的3项财税政策改革,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十三五”国家优先布局的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四川,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首批在全国推广的17条经验中,四川入选8条。

  此外,在推动高水平高端化对外开放合作上,四川也走在西部前列。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251行动计划”,推进国际产能合作“111”工程,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打通对外经济走廊,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成都双流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00条、新增54条,蓉欧快铁开行460列,以成都为中心的省际货运专线达380多条,实现对全国省会城市全覆盖。中德、中韩、中法等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21家。成功承办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际性会议和投资促进活动,5年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超过5万亿元。

   重点·解析

  省科技厅厅长刘东:

  四川全面创新改革“9张清单

  执行不好要遭淘汰

  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中,四川开创性提出了“9张清单”,目前推进情况如何?发布会上,刘东表示,围绕科技厅牵头的3项清单,将全面创新改革的工作台账化,以“清单制+责任制”的模式进行落实。

  一是技术攻关清单。要解决全面创新改革当中技术发展瓶颈的问题,围绕产业转型、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一些瓶颈问题要进行全局攻关。“这个攻关通过工作梳理出了356项,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布局了251项。”刘东透露,这251项攻关成果的全面展开,为“双七双五”产业发展不断突破瓶颈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成果转化清单。刘东介绍,经过梳理的大学、院所可转化成果,将重点推进其中100项。这100项当中已对接了58项,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已在推进产学研用。“大家所熟知的包括西南交通大学的空铁,已经顺利跟企业结合,在寻找新的市场。

  三是创新平台清单。目前,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技术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350家左右,新增科技创新平台已经超过224家,其中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2家,省级创新平台的发展为全面创新改革带来了新的成效。

  “总之,9张清单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单位,都有责任人。”刘东表示,下一步工作将继续按照清单制加责任制的要求,把已有清单实施好,把接续的清单落实好。针对清单加责任制的工作,将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为创新创造搭建更好的平台,营造更好的环境。

   焦点·问答

  省商务厅厅长刘欣:

  四川自贸区需要有实力的制造型企业进入

  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两个月时间,自贸区推进如何?刘欣现场通报了一组数据,截至5月31日,两个多月来,自贸区内诞生的新企业已有5310户,注册资本达到725亿元。从类别来看,金融、物流、贸易领域的企业占比较多。他认为,具有投资性企业进入自贸区,可以给当地的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但另一方面,自贸区也需要更多有实力的制造型企业进入。“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端企业,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挂牌初期,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务厅方面也展开大量干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目前三个片区的“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员已经达到5000人次。

  交通运输方面,刘欣介绍,去年蓉欧班列开行460列,在全国中欧班列中,开行是最多也是最为稳定的。商务厅也在加强国家级口岸方面的争取工作,比如粮食口岸、肉类口岸、平行进口车口岸。“特别是平行进口车,为了满足成都和周边区域老百姓多样化的选择,我们希望通过这条线从欧洲运回更多的整车。

  此外,在航空运输方面,刘欣介绍,客运方面四川有优势地位,但是在货运方面,四川在中西部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国际直航客运货运增长是趋势。随着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的完善,加上机场周边布局的航空相关产业的发展,我想四川提出的‘中西部航空枢纽’目标一定能够达成。

   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

  “四川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近期将挂牌运营

  最快本月底,由省国防科工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华大学签约共建的“四川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将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将运用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取得的多项经验成效,采用市场化机制,为军工科研成果探索一条市场化转化新路。许州透露,这将是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探索之一。

  许州表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其中深入推进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都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息息相关。通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一步把四川丰富的军工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将极大提升四川科技创新实力和产业发展活力。

  下一步,四川军民融合将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军民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深化和落实战略合作协议为支撑点,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机制,着力提升军民协同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强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撑,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率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省发改委副主任梁武湖:

  四川21条全面创新改革经验成效明显

  四川已梳理出了60多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储备经验,其中21条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其中8条经验更有望在全国推广。

  不到两年时间,21条四川经验如何诞生?2017年经验提炼又会有何不同?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透露,与2016年相比,2017年经验成果的总结提炼方向将有所调整。

  针对21条四川经验的诞生,梁武湖介绍,提前谋划和对经验理解的上下一致,是有效提炼经验的重要前提。去年4-5月,省全创办对成德绵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考察了15家重点高校、院所和军工企业,深入了解基层改革的推进情况,努力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案例。在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沟通衔接的基础上,召开系列经验提炼工作会和座谈会,充分听取地方、部门和企业、高校、院所的意见建议。对什么是经验,从哪些领域提炼经验、怎样提炼经验进行了反复讨论,对经验成果要具有普适性、经验提炼要具有影响性、经验总结要具有科学性达成了共识。

  梁武湖表示,推动某项改革举措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四类主体的作用。一是高校、院所和企业;二是各地、各部门;三是专家学者;四是国家部委。“我们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形成了‘基层探索发现、地方归纳总结、专家提炼概括、省和部委确认’的经验总结提炼机制。

  2017年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年,和去年相比,今年更加聚焦国家授权的30项重点改革任务。从经验成果的总结提炼方式来看,主要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着重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着手。比如我们现在在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军用成果再研发的市场化体制机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是今年经验总结提炼总结的一个重点;

  第二,着重从国内大型企业院所着手。与承担国家重要改革任务的大单位联手,共同探索形成具有全国影响性的经验,包括和九院等合作,从他们工作中提炼总结;

  第三,从全省范围着手。积极指导成德绵以外的地区,结合产业基础和自身的优势条件,探索总结更多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记者 张想玲 秦怡 杨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