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珠机”现巴城街头 小朋友玩得欢家长很担忧【图】

08.05.2014  11:57

  近日,不少学生家长打进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巴城街头出现了一种“弹珠机”,孩子们放学后拿着零花钱,围在机器前久久不愿回家,一些学生甚至沉迷其中,十分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弹珠机游戏 孩子玩得欢

  5日上午,记者走访巴城街头发现,江南城区个别药店门前摆放着弹珠珠的儿童游戏机(以下简称弹珠机)。弹珠机机身呈黄色,其造型与游戏厅里的“街机”相似,不同的是,弹珠机的个头较小,约有一米高、半米宽,与摇摇车摆放在一起。

  上午11点50分左右,巴城各小学陆续放学,在张思训街(原商业街)一药房门市前,放学后的小学生三五成群涌向此处,兴致勃勃地玩起了“弹珠机”。

  “快套、快套。”“唉,差一点就中了。”……一个小朋友在卖力地操作,观战的小朋友则在一旁鼓劲吆喝,不一会儿,第一个玩“弹珠机”的小朋友身上的2元钱就花光了,紧接着又换另外的小朋友来玩,直到他们身上的零花钱都用完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个有什么好玩的?”记者问。“这个游戏很有趣很好玩。”一名小朋友说,只要将一元硬币投入弹珠机中,机器就会自动吐出5颗弹珠,然后再向投珠口放入1颗弹珠,就可以开始游戏了,如果赢了,机器会吐出相应弹珠。“打不打得中要看运气,今天没打中,中午回家要点零用钱,下午放学后再来玩。”另打得中要看运气,今天没打中,中午回家要点零用钱,下午放学后再来玩。”另一个小朋友补充道。

  记者走访发现,玩弹珠机的以小学生为主,年龄在3-10岁左右。

  家长:担心涉嫌赌博 呼吁加强管理

  家住张思训街的方女士告诉晚报记者,最近她家5岁的女儿迷上玩“弹珠机”,每次放学回家路过该条街的一家药房门口,都嚷嚷着要玩,如果不让她玩,就哭闹不走,令方女士头疼不已。“我都不知道这小游戏机究竟哪来这么大诱惑力,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影响?”方女士担忧地说。

  同样担忧的还有家住西华街的刘女士,近来她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也对这种游戏产生了兴趣,回家后都没心思好好做作业了。“自从我发现后,儿子放学后直接由家里人去学校接,给儿子的零花钱也减了半。”

  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这类“弹珠机”带有赌博性质,担心孩子们继续玩下去会染上赌博的恶习。同时,孩子们沉迷于此,会不利于身心健康,耽误学习,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

  部门:未涉及博彩不属于赌博

  弹珠机到底是不是“赌博机”?巴州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晚报记者,该“弹珠机”不具备退币等博彩功能,不属于“赌博机”,属于游戏机范畴。但“弹珠机”既不属于赌博机器,又不属于娱乐城里的游戏机,它的经营场地在门市外面,目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执法范围触及不到这里。

  心理医生:儿童自觉性差 家长要善于引导和约束

  “适当的游戏活动,对开发幼童智力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沉迷于街头游戏,对幼童的健康成长是没有益处的,应引起必要的重视。”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科主任、心理咨询师罗思光告诉晚报记者,弹珠机是一种有奖励行为的游戏机,由于幼童自身控制能力较差,加之生活中缺乏其他有益活动的吸引,很容易对这种游戏产生一种心理依赖,也就是人们说的“上瘾”。若长时间沉迷于这种游戏,幼童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等很容易疲劳和受到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果孩子要玩弹珠机,最好有家长的陪同和正确引导,而且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