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弥陀镇:后进村缘何变成了先进村
四川在线消息(周超文 游欢) 走进江阳区弥陀镇清凉寺村,村民那一栋栋小别墅掩映在花红柳绿之间,硬化的公路面四通八达。村民们有的发展绿色种植,有的发展生态养殖,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而谁也不曾想到,这个村以前上访不断,是一个后进村。如今,还是这个村,现在却变成了弥陀林下鸡养殖示范村、平安建设示范村、村容整治先进村。不仅如此,今年年底前,清凉寺村还将开通公交车,成为全镇今年首个开通公交解决村民出行难的第一村。
为什么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因何在?
“村‘两委’班子涣散、不团结,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力是症结所在。”弥陀镇党委副书记黄丽明这样解释。今年初,针对清凉寺村“两委”班子涣散,工作落实不到位、信访问题突出等问题,镇党委副书记黄丽明到清凉村担任联系村干部,区委统战部也派出了一名同志长驻该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力量。
黄丽明联系该村后,与村党支部一班人狠抓党员的学习,开展党组织各项活动,用制度规范村务管理,结合村情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由此,清凉寺村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为了提高村民致富技能,黄丽明同村两委就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科技知识、制种稻种植技术培训,帮助村上选项目,理清发展思路。镇群工办、大调解中心等部门进村对村民宣讲法律法规,帮助村上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
清凉寺村是由原来的清凉、大湾、砖房三个村合并而成,通往大湾的一条主干道是虽然已经硬化,但却止于原村办公室。而原大湾村有4个村民小组1000余村民出行都是要走一个多小时后的泥巴路后才能到达村办公室前的水泥路。可一遇下雨天气,泥水就迸溅全身,群众意见很大。今年4月,村党支部一方面上想办法为这条土路填铺砂石的同时,并积极求得了泸州新能源产业园区党委的扶助。目前,在泸州新能源产业园区党委的帮助下,正积极筹资100余万元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近3公里土路硬化,一举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行路难”问题。与此同时,今年镇党委政府还筹资20余万元建成了清凉寺村至王河村的1.5公里的泥结石公路。
王河水库下有一条长达近2公里的溪沟,虽然长年流水不断,但由于没有拦河堰等水利设施,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今年,村党支部在镇党委和水务部门的支持下,争取了120余万元的小农水项目,由高到低修建了五个梯台的小型拦河堰,让沿途村民生活用水有了保障。
清凉寺村森林覆盖植被良好,今年,新村指导员许海利用这一优势,引导村民加入到林下生态鸡养殖队伍中来,目前加入群众逾千户,少则10只八只,多则上千只,成为全镇林下鸡养殖示范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清凉寺村两委,通过学习,党员增强了宗旨意识,先锋模范作用渐渐发挥出来;通过公开,村集体的钱花哪了,干什么用了,大家一清二楚;通过解忧,群众看到了一个真正为百姓干事的村班子,对班子的信任感与日俱增。村民家家户户有致富项目,邻里之间互睦友善,村容整洁靓丽,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后进村的转化,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