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西南科大人】张望胜:一往情深 专注农业人才教育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部分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南科大前身之一)原校长。曾历任遂宁农校教导主任,遂宁教育工会专职副主席,绵阳农业机械化学校党支部书记,绵阳专区农业学校副校长、革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绵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绵阳农学院行政负责人、党委副书记,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副厅级调研员。
“思想政治素养要高、有具体目标、有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要强。这几点就是我培养学生的要求。”记者前往成都郫县看望老校长张望胜时,耄耋之年的张望胜聊起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依旧是充满激情,侃侃而谈。从1950年站上三尺讲台,张望胜的大半辈子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遂宁高农 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
四川省立遂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遂宁高农)是西南科大前身的一部分,几经搬迁,如今已是旧迹难寻。1950年,张望胜从这里毕业,并走上讲台。遂宁高农成就了张望胜的教师梦想和教育生涯,张望胜见证了遂宁高农的蹉跎变迁。
张望胜回忆到,遂宁高农成立于抗日烽火连天的1939年,旨在响应抗日,振兴实业。新中国成立前共招收培养学生1367人,培育出不少优秀人才。学校中途停办过一段时间,解放后,在党中央相关政策指导下,遂宁高农复办。1952年,遂宁高级农业职校更名为遂宁农业学校,属于省属重点中专学校。
上学的时候,张望胜就是个“不一样”的农学学生,他早早展现出了对哲学等理论性知识的浓厚兴趣。1950年在遂宁高农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在全班20多个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班唯一一个留校工作的学生。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他从小萌生的教育梦。张望胜出生于遂宁农村,家境贫寒的他,很小就受到了作为小学校长的堂兄的影响。怀揣着教师梦想,他不断学习,期间为了能完成学业,张望胜还去小学教过一年书挣取学费。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条件还很艰苦,教师实行工资供给制。当时有句俗语叫“干不干一斤半”。张望胜回忆:“当时我每天的工资就是一斤半大米,但一想到从小的梦想实现了,苦一点也心甘情愿。”所以,在教学工作中他总是充满干劲,先后担任学校校团委书记、总务主任、教导主任。担任这些职务时,他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频繁,这也为他的教育理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也给学生上课,教哲学与心理学,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
1959年9月,张望胜已经留校工作十年,尤其偏爱理论知识的他,得到了一个到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哲学师资班学习的机会。一年的学习时间,他的思想又得到了新的升华。张望胜格外感激这次学习机会,他说:“党委要把我培养起来,把我培养成哲学教师,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我很愿意,这是求之不得的事。”
培训结束后,他回校担任了遂宁农业机械化学校党委书记。张望胜回忆道:“党委书记的名头听上去很好听,但真正在那个位置了,才发现困难比想象中要多得多。”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让办学变得举步维艰。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情形中,张望胜还是秉承一个理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育不能停!
搬迁绵阳 勒紧裤腰带谋发展
1964年,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遂宁农业机械化学校和遂宁农业学校合并。遂宁专属和绵阳专属合并为绵阳地区,随后遂宁农校也就更名为绵阳地区农业学校,分两部开始搬迁,一部分搬到绵阳西山,也就是现在的西山校区,张望胜担任西山校区校长,另外一部分搬到剑阁武连。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剑阁武连也并入了绵阳农业学校,校区在牌坊沟。张望胜回忆,在校生最多时达1600多名,教职工136人,学校占地面积含耕地牧场等2000余亩。
1975年,四川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前身)绵阳试点班创建,绵阳农业学校就是整个试点班,办学方式为“社来社去”,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
张望胜说:“学校尽管已经上升为大专,但办学条件,师资设备仍严重不足,不改变这一现象,大专只是徒有虚名。”幸运的是,当时创建的四川农学院(绵阳试点班),四川农学院派来了62名大学教师来到学校教学。虽然后面这些教师大部分都回去了,但他们带来的大学教学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提升,也影响了学生。另一方面,学校从遂宁高农开始,从中专到大专的几十年发展,共合并了16所同类中专院校,除了一部分设备,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一大批学有专长、德业双馨的优秀教师。此外,文革以来一大批人才处于待业中,学校又实行“不拘一格招人才”的方式,吸引了又一批人才进来。
学校升大专后,得到了一笔20万元的经费,这笔钱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当时很多学校拿到这笔钱都是拿去修建宿舍、给师生员工补贴,而张望胜再三考虑后,准备下一步“大棋”。
文革时期,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图书散失、教学仪器毁坏;此外,学生宿舍简陋,住宿条件差的现状需要改变;教师队伍过得很艰苦,很多家庭就靠一个人教书来养活,他们的问题也得解决。张望胜几经思索,做出决定,首先,图书实验设备是教学的基础,是必须要解决的,所以当时学校用了10多万元在这个部分。其次,住宿问题,剩下的几万经费就用来修了几栋学生宿舍,满足学生需求。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中的子云亭就在西山的学校背后,那里的西山观有一排空房子,学校就将它们修缮整理,给学生当宿舍用。师生们笑称这是“高温大屋窖”,常以“茅屋出公卿”自娱自乐,以惊人的毅力学习奋斗。经费已经用完了,几乎没有一分钱用在教职工身上,如何解决教职工待遇低问题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望胜只能另辟蹊径。他考虑到,教师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工科理科的,社会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所以就从这一点出发,解决他们的子女问题,帮忙联系学校、找工作、参军,想尽办法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学校就这样拧成一股绳,集全体人的力量建设学校,为的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国家需要的人才。张望胜回忆,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总是抢着要,农业部门要,组织部门争,很受欢迎。张望胜深知,学生受欢迎除了学校的教育,还和学生自身努力息息相关。他查寝时,不止一次发现有学生打着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学生都是求知若渴。当时那一代人,属于一个断层代,刚刚恢复高考,基础本来也好,又去农村锻炼过,能吃苦,更懂得知识的来之不易。国家迫切需要人才,他们这一代人正好出现了,所以很多人得到重用。据张望胜介绍,77级第一批毕业生比较少,只有100多人,到后来每届逐渐增加,每届毕业生在500人以上。
这样一来,学校就形成了全校师生勒紧裤腰带助推学校发展的局面,学校大跨步向前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张望胜功成身退,把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1992年绵阳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与西南工学院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开启了新征程。
因为热爱 俯首甘为孺子牛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看到作为小学校长的堂兄受到家人和乡亲们的尊敬,小张望胜的心灵里也埋下了“我以后也要做教师”的种子。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终成大树,枝繁叶茂!张望胜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回忆起自己的教育生涯,他感慨道:“我这一辈子都在学校工作,我从来不曾埋怨过,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事业。”
在文革时期,学校实行“社来社去”也就是从公社来回公社去。学生不满工作分配由公社来到只能回公社去,并且认为政策变化的原因在张望胜身上,于是便将矛头对准了张望胜,要求他分配工作,在这期间他还被打断了一根肋骨。遭遇误会,张望胜不曾妥协;遭受迫害,张望胜也不忘初心,文革结束后,他依旧选择在学校继续工作,他说:“这是一个不用考虑的自然而然的选择。”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与学生深入的交流后,张望胜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是一定要加强思想教育,只有思想政治方向正确、个人品德教育完善、有志向有方向才不会出错。有了做人做事的指导思想,学生没有不成才的。其次是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例如对于理科与工科生来说要重视文化课程、注重文化修养的培养,主张学校要开好语文课。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在张望胜的管理生涯中,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他主抓的一个点,在他看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自己没有学问是没有资格教学生的。
每每有人问起张望胜,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时,张望胜总是说:“不能够这么提,教书不是为了让自己有成就感。”对于他来说,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见到很多学生就是一件幸运而幸福的事,与学生的交流和相处能够使自己有年轻的心态,能够接受更多新鲜事物。学生们也敬爱牵挂着张望胜,他在80岁时,学生们还帮他将他发表过的论文和一些文章整理成书,命名为《月生文存》 。
谈到现在的西南科技大学,张望胜神采奕奕,作为前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心中感慨万千:“西南科技大学发展到现在规模这么大,软硬件这么好,学科层级也比较完善,学校校园、校舍都升级了,教师队伍质量也非常地高,而且一直按照自己的办学观念来办学,非常值得赞赏。”2012年,在学校60周年校庆时,张望胜在贺文《深情的回眸》中,突出讲解了自己与西南科大的情感和有关学校发展的思考,他在文中引用了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他希望西南科大在今后的发展中坚持教师队伍的严格把关。
回顾过去,张望胜总是满含深情,展望未来,他衷心祝愿学校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进步,创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希望现在的学生和老师能秉承学校一直以来“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不怕吃苦,勇攀高峰。在造就自己的同时,也建设好学校。
(王丽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