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印度尼西亚印象
原标题:印度尼西亚印象——海上丝绸之路调研琐记之一
2015年11月上旬,笔者与相关团队在印尼雅加达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调研。我们先后拜访了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等机构,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沟通交流。在雅加达逗留的四天时间里,笔者也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印度尼西亚给我的印象之一,是这个国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至少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印尼的人口超过2.4亿人,是仅次于中国、印度与美国的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且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相比,印尼人口的年龄结构明显年轻;第二,印尼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森林、石油、天然气、锡、铜、黄金等;第三,印尼由超过17500个岛屿组成,疆域横跨亚洲与大洋洲,具有漫长的海岸线,这在海洋立国的时代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过去几年中,印尼的年均GDP增速大致在5%左右,这一增速使得印尼与印度一起,成为近年来最受追捧的一对新兴市场国家。
印度尼西亚给我的印象之二,是这个国家正在承受发展带来的阵痛。阵痛之一体现在雅加达拥堵的交通。与北京、上海在上下班期间的周期性拥堵相比,我们发现,雅加达的拥堵不仅仅局限在早晚高峰期,堵车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尤其是大量摩托车与汽车混杂在道路上行驶,导致交通流量缓慢。10公里路打车花接近1个小时,就是我们的亲身体验。阵痛之二体现在严重的雾霾天气。我们从北京出来,原以为躲过了雾霾,但没想到雅加达的天气也是模糊混沌。雅加达的雾霾,据说与郊区农民焚烧秸秆有关,也估计也与市区的机动车拥有量密切相关。印尼的雾霾之重,以至于当我们到了新加坡之后,听到新加坡人抱怨前者的雾霾已经飘到了新加坡了。
印度尼西亚给我的印象之三,是这的确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且多样性能够以比较和谐的方式共处的国家。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在雅加达市区独立广场的西北角,并肩耸立着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以及一座规模不小的天主教堂。在空旷肃穆的清真寺穹顶之下,虔诚的穆斯林在下跪祷告。在挺拔高耸的哥特式教堂之中,华人教众正在庆祝一对新人结为伉俪。除了伊斯兰教与天主教之外,印尼还有大量的新教、印度教与佛教信徒。尽管教派众多,但宗教信仰也具有一些共性。例如,雅加达的街道非常拥堵,但汽车鸣笛的声音与频率远低于北京街头。从形形色色的印尼人的脸上,笔者都能看出宁静与友善。
在本次调研的过程中,笔者的总体体会是,印尼人非常关注中国政府推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印尼人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印尼学者尤其强调国内存在的基础设施瓶颈,希望能够与中国方面进行这一领域的深度合作,以此来促进印尼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过,在调研过程中,印尼学者也透露出如下主要关切:
第一,中国政府出台一带一路倡议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经济利益主导还是政治目标主导?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重点何在,具体细节有哪些?中国政府如何能够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国民更加容易以及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政府推动这项倡议的用意呢?
第二,南海紧张局势升级的确加剧了中国政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难度。例如,印尼学者指出,尽管与越南、菲律宾相比,印尼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冲突没那么大。但未来中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方式方法,的确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也会决定东盟国家在多大程度上投入美国的怀抱。印尼学者建议,在主权问题存在争议的前提下,最好能够在南海区域形成各方均能接受的良好行为准则,以避免南海问题擦枪走火,甚至显著恶化。
第三,一些印尼学者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印尼筹建的一些项目,未必是当前印尼经济社会迫切需要的项目。譬如,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学者指出,目前中国企业中标的从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在她看来意义不大,不如中国企业与印尼政府重点建设几个可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港口。又如,另一位印尼学者提醒我们,中国人不要在印尼的一些项目上无谓地浪费资金。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中国企业之所以中标雅万高铁,在于我们既不需要印尼政府提供担保,也不需要印尼的财政补贴,那么,我们未来如何能够保证这一项目的收益率与安全呢?
第四,印尼政府与社会的确欢迎更多的中国直接投资,但他们也希望,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不仅仅是低附加值与高污染行业的转移,而是能够帮助印尼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增长引擎转型升级的项目。例如,有印尼学者提到,日本汽车企业已经到印尼建厂多年,印尼汽车市场也基本上被日系车所垄断,但迄今为止印尼企业尚未学会整车制造技术,这说明日本企业不愿意将核心技术与印尼本地企业分享。又如,印尼政府最近终止了与很多国家过去签署的双边投资协议(BIT),而是试图与这些国家重新谈判BIT。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印尼引入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印尼经济的持续增长与转型升级帮助甚微。
综上所述,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未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印尼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外部伙伴的帮助,这正是印尼社会欢迎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原因。但印尼对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战略与执行细节有自身的特定诉求。海上丝绸之路未来要成功落地,中国政府在制订相关战略与细节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沿线国家的利益诉求,力争求同存异,实现多赢发展。毕竟,求同存异,正是50年前召开的万隆会议的精神指引。
(本文来自无界智库,作者系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