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道德模范张志忠:六旬退休军人变身农村敬老院长

25.03.2016  16:20

张志忠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邹霞) 宜宾珙县洛表镇敬老院坐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旁。走进敬老院,历史凝重的民居、整洁优雅的环境、怡然自乐的老人,浓浓的家味扑面而来,一切那么温馨、那么亲切、那么井然有序。而创造这一切的,正是该院的院长——64岁的退休军人张志忠。

  3月23日,在“榜样宜宾”宜宾市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张志忠被授予宜宾市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铮铮军人 角色转换社工人

  张志忠是1981年从铁道兵7659部队转业的铮铮军人,从任洛表公社团委书记开始,到党委副书记、乡长、人大主席,再从撤区并乡建制调整后任洛表镇农办主任、国土所长、街道办支部书记,直到2001年5月退休。

  退休后,张志忠一直协助政府抓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还是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张志忠始终怀着一颗平常心,认认真真做事,勤勤恳恳工作,保持一名革命军人的本色。

  2006年 6月,张志忠勇挑重担担任了洛表镇敬老院院长,一个退休老领导从此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成了一个日日夜夜与孤寡老人打交道的社会工作者。

   勇挑重担 老人照顾老人

  孤寡老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的独自生活,造就了古怪的脾气和生活习性,在敬老院的集体生活中总有不少摩擦和不适应。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张志忠勇挑重担,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个责任。

  张志忠说:“我已经退休了,有工资,娃儿已经长大成人,无牵无挂。现在退下来了,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能为孤寡老人做一点事,多积一点德,是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是我的福分,作为一个党员和军人,我一定管好这个‘家’!”从担当院长的那一天起,他真正把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苦心经营这个‘家’。

  这里步行离他的家只有15分钟的路程。但是,从张志忠任敬老院院长以来,每月只回家3次,有时候半个月也不能回家。他说:“这里忙,这里的老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的人把他们照顾好。”他的确忙,菜地里有他的忙碌,猪圈里有他喂猪的身影,打米房里有他蓬头垢面打饲料,生病老人床前要他端茶递水提屎提尿抱上抱下,租赁地里的活需要他统筹,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他照顾……

  上任后的张志忠,立即着手抓学习、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生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他在维护好院内设施的同时,建起了太平间、养猪场、沼气池、烤火房,硬化了260平方米的场坝……

  指着堆放了两万多斤稻谷的粮仓,张志忠说:“我老了,不可能干一辈子,但我们做事要想远点,要为敬老院今后的发展着想,毕竟以后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这里一定要管理来像一个家,而且要越来越好,让越来越多的老人爱上这里,争着到这里来,让有儿有女的老人羡慕……”

   柔情一片 托起晚霞情

  “养(敬)老院的老年人简直太享福了,瘫了的张乡长抱上抱下,病了的张乡长跑前跑后,死了还要送终!我们这些有儿有女的都没有过到那种日子!”“张院长这个人就是心肠好,又肯帮忙,他那敬老院不管啥子事喊到我们,没的说的!”附近的村民说起张志忠就没完没了。

  张志忠接手管理敬老院以来,已经先后送走了24位老人。陈金玉老人,90多高龄,瘫痪在床72天后病故,病重期间,张院长抱起来提屎提尿、喂水喂饭、打针喂药;潘二元,也是90多岁高龄的老人,精神有点问题,长期不洗澡,脾气古怪,张志忠亲自上前帮他洗澡,病故前瘫痪1个多星期,全部都是张志忠护理;冯正明、刘信如,残疾人,衣被不准别人洗,非认定张院长不可……

  张志忠从担任院长以来,甘当“儿子”、甘当“孝子”,从给孤寡老人剪指甲、理发、洗衣服、洗澡,到熬汤、喂饭、煎药、喂药,到守着老人无憾、安详地离开人世。谈到此处,张志忠说:“这些老人太可怜了,无儿无女的,我就当一回儿子,给他们送终尽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