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出生地地标亮相 高梯坎旁建石墙 芭蕉树下“井”深藏
石壁上刻有张大千的泼墨荷花和对联
张大千出生地原址
内江特色文化新地标芭蕉井
在内江市闹市区街心花园附近,有一处只有内江本地人才会提及的老地名——半坡井。往半坡井巷陌深处走去,沿着高高的石梯坎向上攀登。40余步之后,右手边,青石灰墙、枣红色石刻布局其中,几株芭蕉下,还有一口“井”。
这就是内江最近新打造建成的一处特色文化地标——张大千出生地原址,它的亮相唤起了不少人对老内江的记忆。
新地标
张大千出生地地标亮相
昨日上午10点过,细雨如丝,行人匆匆,在半坡井的这一段140多级石梯,连通了梅家山和街心花园。雨中,住在周边的居民加快了步伐,在高梯坎上上下下。不过,当途径高梯坎中央的一处建筑时,常常有人会放慢脚步,看看这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新增的一处特色文化地标。
入口处,“张大千出生地原址”的石碑十分醒目,阶梯下的灰墙上,镶刻了张大千的生平、艺术成就、泼墨荷花和书法对联。另外,石壁上还有“芭蕉井”三个字,一口象征性的“水井”模型打造在6株芭蕉树下。
这一系列的地标创意是对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缅怀和致敬。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市中区住建部门了解到,去年9月,市中区结合老旧院落改造,启动了集生态、观光、休闲、人文于一体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出生地原址“芭蕉井”的恢复重建,将掩藏在城市中的张大千先生出生地原址重新“标注”出来,供游人参观、凭吊,从而更好地了解市中区作为“中国书画之乡”的深厚文化底蕴。
据悉,张大千先生祖籍广东番禹,后迁居湖北麻城世居三代。自第四代世祖张德福中举后于康熙年间任内江知县始,至张大千一代共七代世居内江。
老记忆
“芭蕉井”勾起老内江人的回忆
住在附近的居民,55岁的贺大叔可以说是“张大千故居”的邻居。小时候,他记得那里有一片竹林,后面是高耸的石崖,张大千的故居是一个四合院,“当时还有他的后人在那里居住,后来搬迁,四合院就荒芜了。”
让贺大叔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口芭蕉井,街坊邻里的饮水都靠这口井。后来,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张大千故居被栋栋高楼掩盖,渐渐“消失”了。
芭蕉井,国画大师张大千兄弟姊妹的诞生地。据传该井水质清冽,甘甜可口,灵气十足,井旁芭蕉丛生,郁郁葱葱,由此得名。
张大千先生早前住所并无名号,后来芭蕉井便成为张大千诞生地的代称。据称,昔日从此处往下俯视,可见从翔龙山蜿蜒而至的玉带溪沿梅家山麓缓缓流向大洲坝,酷似大象之鼻,俗称象鼻嘴。象鼻嘴与芭蕉井相映成趣,成为内江一道独特的景观。
地标背后
内江老城旅游文化餐饮融合发展
把张大千先生的出生地重新“标注”出来是市中区作为“中国书画之乡”而作出的努力。市中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中区正在积极创建“汉安韵”系列文化品牌、打造“甜城乡土”农产品品牌、推广“甜城味道”美食品牌。
其中,市中区正推广特色文化产品——“汉安韵”夏布画绣系列工艺品,主要包括“汉安夏布绣”、夏布观音画、夏布茶席、夏布窗帘、夏布屏风和夏布服饰等产品。
此外,市中区还以本地农特产品为依托,通过对莲米、“优丽可”柠檬、丰荣葡萄、甜城蜜饯、金银花等40余种农特产品的重新包装设计,利用“汉安乡情”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推出了永安莲米、汉安夏布绣、王记牛肉干、老甜城花生酥等多个本土特色品牌。截止目前,市中区农特产品已在各类电商平台上累计销售达3000余万元。
值得吃货们关注的是,市中区还积极推广“甜城味道”美食品牌,以“荷”为主题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汉安莲荷宴”,推出了以城市、乡村、素食为主题的莲荷宴席,以传统的蒸、炸、煎、煮、凉拌等多种中餐做法,独创莲藕狮子头、蜜汁莲米泥、葵花莲米、荷叶鸡等30余道具有药用膳食价值的菜肴。如今,莲荷宴已成为永安“画乡新村”农家乐极受游客欢迎的特色菜,人们在赏莲之后还能将“色、香、味”融入口中,促进了市中区旅游、文化、餐饮融合发展。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