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上栾:扶贫路上不屈的“第一书记”

04.11.2016  15:37

 

    2015年7月,时任通江县政管办纪检组长的张上栾被派到毛浴乡迎春村任“第一书记”。期间,他几次受伤,仍然坚守在扶贫一线。

今年10月27日,记者在通江县中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张上栾。10月11日,他在村里进行扶贫工作的途中,不慎滑倒。后来在医院检查发现,他右侧髋骨软组织受伤、腰骨肌肉损伤、腹腔囊肿。“这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住院。”张上栾说。  

记者 苟超

扶贫路上多次受伤
仍坚守岗位

  谈起这次受伤的经历,张上栾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10月11日,通江县脱贫项目工作调查组到毛浴乡检查各村水电路等项目的规划,张上栾早早就赶到了村里。在等待调查组前来的时间里,他决定先去贫困户家中走访。

  迎春村在毛浴古镇背后的山上,连绵的阴雨天,杂草丛生的山路泥泞湿滑。午饭后,在查看完贫困户郭甫成的易地扶贫搬迁施工情况后,张上栾小心翼翼地沿着陡滑的社道路往回走。
      “左边长草,我想着走在上面应该不容易打滑。”张上栾说,突然,他感觉到脚下一滑,还没等采取行动就已经失去意识。等他醒来时,半个身子悬在空中,靠着手臂的力量趴在路边,挎包也不见了踪影,幸运的是手机放在上衣的口袋里。张上栾说,当时他就感到右侧髋骨被石头撞伤了,马上给村民打了电话。

  十分钟后,赶来的村民们救起了张上栾,在20米深的山沟里找到了他装有一大摞资料的挎包。在村民家中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之后,张上栾继续前去给调查组汇报工作,路上他撑断了三根树枝。之后,他又审签完全村36户贫困户的收支台账,这才返回县城医院做检查。“我从小就喜欢练武,一口气可以做一百个俯卧撑,也可以用三个手指倒立。”张上栾说,这也许就是他大难不死的原因。

  张上栾说,他今年已经有几次突发状况了。第一次是春节前七天,在慰问贫困户的路上左脚筋扭伤。第二次是正月初八,带伤上班的时候撞到沙发扶手,断了三个肋骨。第三次是在走访贫困户的时候,突发急性肠胃炎。即便是受伤养病期间,张上栾也没有中断过扶贫工作,躺在床上还在整理资料。

      完善基础设施
让村民生活更方便

  从村里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方案的落实,到贫困户信息电子表的填写,张上栾忙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张书记来了之后,迎春村也迎来了‘春天’。”村支书何洪举说。

  村小及村活动场所破旧不堪、无产业支撑、无硬化道路、无集体产业……面对迎春村的现状,张上栾暗下决心:一定要建好基础设施,抓好村里的产业发展。

  修路是首要任务。老党员杜孝义说,很多村民家都种土豆,一户可收200公斤,有的村民家能收500多公斤土豆。但受交通制约,土豆需要人背肩扛运到到城里去销售,太折腾了。为此,张上栾查阅资料、拟写报告、向上级反映情况,最终向县发改委争取以工代赈到位资金20万元。3个月后,村道路都打通了。

  2016年4月,张上栾又找到了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为迎春村争取4.1公里的硬化路,并于7月中旬动工修建,目前已完成2.1公里。

  “政府帮我们把路修好,把水接通,把卫生室建好。”这是迎春村村民对“小康梦”的理解。村子里的道路正在硬化中,社道路正在修建中,饮水工程正在积极争取中,卫生室正在完善中。

发展种养业

助推村民脱贫致富

  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是张上栾计划中的第一步,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才是最终目的。何洪举说,三年前,村里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

  张上栾非常清楚,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群众的自我“造血”。他同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决定利用迎春村地处高山地带的地理位置、有利的气候条件,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紫玉淮山、巴山脆李、鹰嘴水蜜桃等。如今,村里的紫玉淮山已初具规模,年产值40余万元;400亩的车厘子、柑橘,20亩的鹦嘴水蜜桃已投产。

  “张书记到每个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讲解扶贫政策,制定脱贫方向。”5社贫困户郭勇看到致富的希望,主动要求流转土地15亩发展鹰嘴水蜜桃;贫困户徐鹏喂养了100只鸽子、60多只鸡;贫困户徐会珍将自家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多……

  前不久,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迎春村榜上有名: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2处,省级1处,市级2处,县级4处;市级政府认定为历史建筑的1处,县级政府认定为历史建筑的6处。张上栾说,“下一步,我们要将迎春村打造成‘毛浴古镇’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