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式坦克之父祝榆生逝世 享年96岁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兵器》杂志官方微博消息:全国战斗英雄,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独臂神师”祝榆生老先生, 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祝榆生简历
祝榆生,四川重庆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参谋、股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部科长、山东军大处长、副部长。战争期间根据战斗需要,创造和改进了20余种武器和战斗器材,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47年立大功一次。1948年1月在组织迫击炮敌前试射时,右臂被炸断。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模范军事教育工作者。1955年5月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授予大校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大处长、解放军总高级步校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二系副主任,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兵工学会第十届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和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
1984年,国防科工委任命即将退休的祝榆生为新型主战坦克总设计师。2005年,祝榆生获“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
2014年10月23日,祝榆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以下是《兵器》杂志2011年发表的专访祝榆生先生的文章《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传奇祝榆生和99式坦克》,在此转发,沉痛悼念祝榆生先生。
他1938年参加革命,是胸前挂满了勋章的功臣;他曾一身戎装,是肩扛“两杠四星”的大校军官;他曾身兼数职,是集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于一身的领导和专家;他曾亦军亦民,在军队和军工两条战线成就斐然;他因战争失去了整个右臂,是一位身残志坚、笑对人生的强者;他博采众长,知人善任,是一位兼收并蓄的智者;他淡泊名利,有功不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今年93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步履轻盈,是阅尽人间春色的“寿星老”; 当他被授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的时候,会场的掌声经久不息; 他,就是66岁重披战袍、在已到退休年龄时又出任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的祝榆生。
2010年金秋的一个上午,本刊采访了祝总,听他讲述了99式坦克研制期间的一些故事。
“高综合、系统取胜”理念
1984年,即将退休的祝榆生受命担任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
坦克是陆军的主要装备之一。对现代陆军来说,主战坦克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中国作为一个有漫长陆地边境的大国,主战坦克的性能对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986年参加工作会议的祝榆生先生,他身后是当时三代坦克的设计方案模型,许多细节与作为参考对象的T-72坦克已有较大区别
和外界的很多猜测不同,99式在研制之初并没有某个固定的“假想敌”或者模仿对象,为99式确定的研制目标是要成为我军装甲部队的主要装备,要能应付2000年以后的先进作战对象。应该说,以当时中国的基础工业和科技水平,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80年代中期,我国兵器工业的很多基本技术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设计能力、工艺水平和工艺装备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设计院所和工厂里的计算机屈指可数,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更是寥寥无几。而且,由于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兵器工业系统从80年代中期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行业亏损,科研工作也是举步维艰。以这样的基础,要想造出各方面性能都能与西方或前苏联水平相当的主战坦克,困难可想而知。祝总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有一种舆论认为,应该采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坦克设计风格。但祝总认为,不应该在新型坦克上搞这种东西方风格之分,应该按照确定的研制目标总要求来设计我们自己的主战坦克,不管东方西方,只要能打得赢就行。而且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体现中国特色、考虑实战需求的研制道路。
祝总提出了“高综合、系统取胜”的研制理念,在有限的工业基础上,通过高综合、优化匹配系统功能等手段,来达到最优的坦克性能设计。为了实践这个理念,祝总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考察,对各国的主战坦克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并与国外的一些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交流。如对T-80坦克不能原地转向问题,俄方的见解是,几十年前瞄准具功能还不完善时,原地转向功能是有意义的,现在的瞄准具已具备自动跟踪功能,是否可以原地转向就无所谓了。因此祝总说,技术问题各有各的看法,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和现代战争的需求。
小插曲:
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尚未解冻,苏联可能把自己的先进型号展示给中国代表团吗?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后,祝总笑着说,他早年在解放军中高级步兵学校担任训练部长时,结识了几位苏联顾问。其中有人回国后在苏/俄坦克院校任教,祝总前往该学院访问时参观了实验室,不但看到了T-80的挂图,还看到了实物。因此,他早在俄罗斯公开T-80坦克之前,就对其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了。
在大量调研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祝总领导设计团队确定了99式主战坦克的具体技术指标。应该说,这是武器装备研制中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一步。如果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研制工作满盘皆输。那么99式主战坦克是如何抉择的呢?
125毫米主炮的选择
坦克三大性能--火力、防护、机动--已为人们所熟知。而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在研制坦克时对这三大性能的优先次序排列是不同的。祝总在领导99式坦克研制时提出,火力是第一位的,一定要超过美国,一定要抢占火力的制高点。因此,99式的主炮口径选择成为坦克设计的关键之一。
99式坦克于1999年首次露面,当时国际坦克界充斥着“尊西贬俄”的论调,对俄罗斯的125毫米坦克炮大加批评,以德国RH120为代表的西方坦克炮则沉浸在一片赞誉之中。因此99式选用125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猜测,议论之声至今不绝。祝总作为主炮方案的决策人,当年是如何考虑的呢?
祝总说,99式开始论证时,就有人提出,西方的120口径性能很好。但他认为,120炮确实性能不错,尤其是炮口动能和装药的匹配很好。但详细比较起来,125炮发展潜力更大。
祝总说,120炮很完美,但作为一件武器,他的生命力是不及125炮的。这两种火炮的药室容积、火药力和装药结构都不同。M1A2的120炮,药室容积是9.8~9.9升;而俄罗斯出口型坦克的125炮药室容积高达13.4升。当时我国的发射药药力低于美国的125万焦耳/千克。因此必须选择较大药室容积,才能使99式的火炮具有赶上乃至超过西方的炮口动能。120炮因为药室容积小,即使改进发射药、加长身管,其炮口动能的提高潜力也有限。125炮的大药室必然带来比120炮大得多的炮口动能。
祝总特意指出,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装备的T-72坦克之所以惨败,有各方面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炮。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出口给伊拉克的T-72坦克不是先进的型号,所配用的弹药穿甲威力只有300多毫米。加上美国的宣传,加深了人们对“125炮不行”的误解。
99式坦克在天安门首次亮相,注意由于当时99式坦克生产数量很少,不够编成一个方队,因此坦克方队中还编入了96式坦克
知识链接
火药力是指1000克火药燃烧时,其气体产物在1个大气压(101325帕斯卡)下膨胀所作的功,也称定容火药力。其单位是千焦/千克,工程上有时也采用万焦耳/千克为其计量单位。用容积限定的密闭爆发器来测定,专用于枪炮发射药。也是枪炮等身管武器弹道学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99式的125炮并不是国外125炮的复制品。兵器科研人员对125炮进行了应力分析、烧蚀分析,采用了全新的炮钢、镀层技术和液压自紧工艺等,一门完全新型的125炮诞生了,中国兵器在坦克炮方面终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国产125炮的性能明显超过了国外的125炮。靶场试验时,99式进行了超过设计寿命要求的射击试验,射弹数百发,精度依然没有变化。而俄罗斯的2A46只打了300发,炮膛就已经烧蚀了3.4毫米,精度下降明显。
不过祝总指出,这并不说明俄罗斯坦克炮技术差。一方面,俄罗斯的出口型坦克与内装型坦克的技术水平存在着显著差距;另一方面,俄罗斯军方秉承坦克大会战的学说,认为坦克战的规模为上千辆,参战坦克等不到射弹300发就可能部分受损失或撤回后方修理,因此身管寿命不必太长。
有趣的是,威力如此巨大的125炮,也有“威力不够”的时候。在拿99式做“自相矛盾”的实验时,结果是--125炮在常见交战距离上用125穿甲弹很难打穿99式的前上装甲。
谈到发射药问题,祝总笑着回忆说,为了更换新型的发射药,自己曾经做过两次炸膛的试验。记者在采访其他科研人员时曾经得知,125炮即使发射榴弹,也具有很强的反装甲能力。因为祝总在主持设计时研究了榴弹反装甲系统。
光电对抗系统
99式坦克炮塔的左后方,有一个转塔。祝总说这是99式的光电对抗系统。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干扰对方。而且这个系统是完全自主运行的,无需乘员干预。
战斗全重与发动机的综合考虑
99式在论证之初,曾经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采用类似于以色列“梅卡瓦”的发动机前置方案,一种是传统的发动机后置方案。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采用世界主流的发动机后置方案。
图中右2为祝榆生先生,图中的99式坦克样车在高射机枪位置安装了光电系统,相比之下2012年前后世界范围内才开始流行原理与之类似的遥控武器站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车辆设计很大程度上围绕发动机展开,有多大的发动机才能有多重的车。当时国内只有537千瓦的坦克发动机,99式的战斗全重远比79式、80式坦克重,是立足国产发动机还是进口国外型号,又是一个严峻抉择。
当时西方的先进坦克,例如“艾布拉姆斯”、“豹”2、“勒克莱尔”“公羊”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都采用了1102.5千瓦(1500马力)发动机。在99式研制期间,某国坦克发动机设计师曾来华推销其产品。祝总看了他的方案后认为,这种发动机确实较先进,但需要引进且加工成本太高,另外这种发动机体积太大,坦克体积必须大幅度增加,才能容纳它。
祝总说,M1A1和豹2A4的战斗全重都已经超过60吨,因此只能选用1102.5千瓦发动机。西方坦克体积庞大,虽然威风凛凛,但中弹概率高,影响其生存能力。
99式的战斗全重远小于M1A1和豹2A4,只有50吨。采用国产883千瓦(1200马力)的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后,它的吨功率性能和M1A1、豹2A4相当。而且这种发动机是我国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由于重量轻、体积小,所以99式的生存力高。99式的最大公路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0~32千米/小时加速时间为12秒。
一些遗憾
由于当时我国的工艺装备、加工水平、进度要求等问题,祝总对99式有着不少的遗憾之处。例如,T-72为了减重,把动力舱的装甲板铣去了一半的厚度,减重1吨多。我国当时没有这样的设备,就无法采用这种方式。另外,99式的履带板采用铸造工艺,而国外采用轧制工艺,这样99式的两条履带要比国外重1吨多。如果具备了相关条件,在不影响总体防护能力的前提下,99式的战斗全重还能减去不少,从而使机动性能再有所提高。另外有些当时已经研制出的新技术,由于定型时间进度要
求紧迫,没有来得及进行更多的推广应用。例如祝总曾希望为99式配备主动防护系统。这种主动防护系统也是自主运行的,不需要乘员操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外虽然早在50、60年代就提出主动防护系统的概念,但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得到重视,最近几年才大量出现工程化的型号。祝总在80年代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具有极高的前瞻性。
安装新型装甲模块的99式坦克
已装备部队的99A式主战坦克,祝榆生先生20年前设计99式坦克时的大部分遗憾都已在该型坦克上得到弥补
祝总还曾提出,应该在坦克上装备多个摄像头,改善其态势感知能力。而德国直到21世纪初,才在豹-2A7上进行了这样的改造。其他国家尚未跟进。
不过祝总说,这都是20年前的遗憾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技术上进展得很快。根据中国兵器工业档案馆网站披露,现在兵器工业部门正在99式基础上研制99A2坦克,其主要车体设计采用了原有的99式坦克的形式。在打击、导航、夜间观测系统上,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编辑:SN117
文章关键词: 99式坦克 祝榆生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