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弄丢了缅甸?中资在缅收缩背后的秘密

23.07.2014  13:05
核心提示:自2011年起,中国资本在东南亚扩大投资的同时,在缅甸却出现了惊人的收缩,以至于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称,中国官员应该好好问问,到底是“谁弄丢了缅甸”。     中缅铁路即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是中缅共同实施的皎漂-瑞丽通道计划的一部分。根据中缅双方于2011年4月签署的协议,该项目原计划投资200亿美元,2015年前建成,中方负责筹措大部分资金,并拥有50年运营权。这一项目的叫停,也是继密松水电站被叫停、莱比塘铜矿进展不顺后,中国资本在缅甸遭遇的又一次大挫折。   这也是中国资本在缅甸受挫的一个缩影。   谁弄丢了缅甸:中资锐减 日韩迎头赶上   自2011年起,中国资本在东南亚扩大投资的同时,在缅甸却出现了惊人的收缩,以至于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称,中国官员应该好好问问,到底是“谁弄丢了缅甸”。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中国在缅甸投资额于2010财年(当年4月至次年3月)达到82亿美元的高点后,连续三年大幅下滑,2011财年减少约50%,2012财年再次减少约90%,2013财年则再次减少95%。   于此对应的,则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缅甸投资的不断扩大。   缅甸于2012年修改外国投资法,放宽投资管制,此后外国投资飙升。第一财经日报年初援引缅甸统计局数据称,2013年4月至12月,外国直接投资金额为21.5亿美元,达到2012财政年度的1.5倍,投资额最多的则是韩国,已达到2012财政年度的17倍。   而日本自安倍政府于2012年12月上台以来,也迅速改善了与缅甸的关系。安倍政府免除了缅甸拖欠的5000亿日元债务,并提供了1000亿日元左右的政府开发援助,同时还在缅甸开发了一个特别经济区。今年4月,日本还与缅甸签署了三个援助协议,分别为:日本援缅人力资源开发奖学金项目(4.68亿日元)、东盟单一窗口计划税收体系建设项目(39.9亿日元)及掸邦腊戌综合医院医疗设备援助项目(15.1亿日元)。   中国为什么弄丢了缅甸   中国资本在缅甸的受挫,与缅甸民主化进程几乎同步。   2010年是中国资本在缅甸投资的高峰。当年11月,缅甸举行多党制大选,军政府将权力移交民主政府,前总理吴登盛获选总统,开始大力推动国内民主。   吴登盛是缅甸军人政权的最后一任总理,也是军方的实权人物之一。他当选总统后,促使昂山素季重获自由,并修改选举条例,为昂山素季重返政坛铺平道路;同时,他还对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境外媒体解除封锁。   次年9月,吴登盛宣称,在其任期内搁置中缅两国密松电站合作项目。缅甸密松水电站总值36亿美元,位于缅甸北部的克钦山区,距云南腾冲县约200多公里,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开发建设的重大水电项目。   密松电站项目曾遭遇缅甸当地政治组织和民众的抗议,至今仍有抗议活动进行。今年7月,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在接受缅甸媒体采访时称,重启“就目前来看尚无突破”,“我对该项目的重启并无十足信心。”   吴登盛当时称,中缅密松电站项目可能会“破坏密松的自然景观,破坏当地人民的生计”,“缅甸政府是民选政府,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人民的意愿,我们有义务把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的担忧和顾虑。”   随着缅甸民主化的进程,美国和日本改变了此前制裁和孤立缅甸的政策,开始尝试深度介入。   2012年11月19日,奥巴马对缅甸展开了历史性访问,并成为首位在位期间出访缅甸的美国总统。2013年5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访问了缅甸,这也是自1977年以后,日本首相首访缅甸。   受挫的三大“千亿工程”   缅甸实行民主选举后,人民日报曾撰文称,中国希望看到缅甸政局稳定,对缅甸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加强接触,中国持欢迎态度,并称中国担心缅甸外部环境改善后会受到排挤报道是无稽之谈。但尽管如此,中资在缅甸的三大“千亿工程”仍接连受挫。   密松电站项目遭叫停后至今仍未重启,莱比塘铜矿项目在2012年11月被迫停工后于今年2月有限复工。至于中缅油气管道,财经杂志分析指出,“最大的风险是缅甸政局的不确定性。如何既能实现国家战略,又能具备商业价值,成为中缅油气管道的命门。”   财经杂志分析称,中国资本在缅甸的受挫,在于中国对缅政局变动的战略误判。   第一,中缅合作项目大多是在军政府时期签署,这既不利于中国在缅甸树立发展民生的形象,同时也容易遭到民众反对;第二,中国对缅战略偏隘地执行“上层路线”,中国企业对“缅甸社会变局和公民诉求缺乏了解,对缅甸政局走势缺乏准确预判,在缅政局不稳的2007年至2008年,中国企业仍大规模进入缅甸,并在中电投密松水坝事件后,坚持扩大投资”。   财经杂志援引专家观点称,“中国应立即改变以往过于依赖缅甸政府官员的上层路线,转而大力加强下层路线”:   “在缅中国企业需要在政治风险和经济利益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学会如何协调民众、政府、反政府武装等各方利益,大幅加强直接针对民间的战略性社会投资和民间公关,以更加开放的政治和商业心态,扩大利益相关者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