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稻种植获丰收 月明村群众笑开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帮扶月明村产业发展侧记

28.10.2015  12:44

 

 

 

 

  10月24日,笔者在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月明村看到,前来收购生态水稻的省天虎云商公司车辆正在挨家挨户装粮,售粮群众拿着卖粮钱无不喜笑颜开。

  村民阮中良高兴地说:“我家今天卖了5000多斤,价格比传统稻翻了一倍多”。

  据组织装粮的村支部周忠勇介绍,今年我村生态水稻试种喜获丰收,这是省人大对我村精准扶贫的又一成功范例。2013年以来,省人大领导和机关对我村开展了多种形式、多个项目的精准扶贫,使我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产业发展上,如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产品升级换代,增加农民收入,省人大领导非常重视。多次邀请省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能人,来村实地考察,寻找确定发展产业。今年初,省人大办公厅领导又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守成主任考察指导,决定充分利用月明村紧靠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画稿溪的天然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有机水稻,生产高品质大米。今年2月,引进了水稻新品种“宜香优2115”,试种100亩。从播种到收割期间,严格依循自然法则、生态原理、有机标准种植管理要求,坚持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的原生态种植,充分利用画稿溪的溪水灌溉。金秋10月,农户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周支书介绍说,农户丰收后,卖给谁?怎么卖?又成了横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由于我村地处山区,交通和市场信息滞后,销售困难。可省人大领导比我们还着急,办公厅领导亲自协调省天虎云商网站,利用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开展网上销售。两天时间,就售出15.4吨。 “真是好女不愁嫁!”。群众积极性很高,要求明年扩大种植。在省人大的协调下,近日,我村已与天虎云商网站签定了长期供销协议,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周支书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今年我村试种“宜香优2115”,保守估算,比传统水稻每亩可多收入600元,加上今年发展的稻田养鱼,合计今年每亩可多收入1400元以上。目前,我们正在计划注册商标,准备打自己的品牌,价格提升空间很大。

  据了解,省人大经过三年的帮扶,为该村修建水泥路19.1公里,整理高标准农田3500亩,扩建了村“两委”办公房,新建了村小学食堂,成立了养牛、水产和油茶种植三个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饲养肉牛48头,种植油茶370亩,稻田养鱼420亩,还开展了泥鳅、乌鱼等价值高的水产品及蚯蚓养殖,走出了一条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有机水稻、油茶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我们相信,经过省人大的精准扶贫,月明村将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