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远“黑户村”仅剩41人户口未解决

09.04.2014  12:25

开远市74个“黑户村”部分村民没有户口的问题此前多次引起媒体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昨日,开远市政府组织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通报了这些村民户口问题的最新进展,全市6496名自发移民中,目前还有41人的户口没解决。

缘起 长年移居 被老家派出所销户

农村自发移民村是一群在行政区划图上没有名字的特殊村落,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有分布,因为这些村子的部分家庭没有户口,有人称其为“黑户村”。

开远市副市长李立尧昨日透露,开远市目前共有农村自发移民1341户,6496人,其中有56%来自红河州的屏边、河口等地,还有人来自省内的文山和省外的贵州等地。这些自发移民中97.6%是瑶族,主要分布在开远的7个乡镇(办事处)的27个山区村委会,共有74个居住点。

据介绍,这些自发移民有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迁居过来,至今已经是“移二代”或“移三代”。他们自发迁移过来,在当地租种土地或开发山林,自建房屋组成村落。

据开远市警方调查,这些自发移民的老家都非常贫穷,而工业城市开远相对比较富裕,所以这些人来了就不想走了。由于长期移居在开远,很多人几十年没有回过老家,户口慢慢就被老家当地的派出所注销了,后代的户口也就无法办理。由于是自发移居此地,开远也无法直接为他们办理本地户口,因此出现很多黑户人口。

进展 有户口的移民都办了居住证

记者2013年回访开远“黑户村”时,还有超过2000名自发移民没有户口。开远市警方多次来到村里逐村逐户对自发移民进行登记,在全面掌握了他们的户口情况之后,和他们原籍地警方协调沟通,先后为2048名自发移民办理了户口。目前,这些有了户口的自发移民都办理了居住证,虽然户口不在开远,但能享受开远市的惠民政策。

不过,由于一些自发移民要么长期不在开远,要么提供的资料不全,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导致还有41名自发移民的户口没能解决,依然是黑户。

展望 自发移民聚居点有望合法化

解决了村民户口的同时,开远市教育局也在着手解决这些移民子女的就学问题。开远市公安局也为一些暂时没有户口的自发移民子女开了绿灯,解决其学籍问题。2013年,开远市投入93万元经费,解决了534名自发移民子女的入学问题,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和国家的营养改善政策。

在开远的74个自发移民聚居点,虽然当地人都能叫上名字,但在开远市官方的行政区划图上却无法找到这些村落。6496名自发移民自己开垦的用于种植、生活的很多土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属于侵占。经过调查,自发移民经营的土地近5万亩,其中75%的土地属于侵占国有或者集体的山地林地。此外,几乎所有这些自发移民建房的土地也都没有取得合法手续。

对于这些自发移民侵占的林地、耕地,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核查发证,然后发证给当地村民,村民再将这些土地租给自发移民用。”开远市自发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兆平说,这样就可以将这些移民所用的土地合法化。

关于自发移民的住所问题,开远市政府考虑将移民宅基地核查后颁给当地村民,然后自发移民采取赎买的方式取得这些宅基地。这就意味着以后这些自发移民的居住场所将合法化。

此外,由于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都是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的,包括农机补贴、种粮补贴、养殖补贴等,红河州、开远市正与自发移民的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联系,就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当地的惠农政策。

样本

自发移民卖石头盖起了别墅

马头坡还是那个马头坡,远远望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当走到村口就会发现,这里正在慢慢地改变。

村口矗立着一栋崭新的别墅楼,两层,外面贴满瓷砖。房主人李少意(音)去开远了,只有他的妻子留在家中洗衣服、看家。房子是崭新的,室内还没有装修。房前的空地上堆满了沙石和一些漂亮的石头。这些漂亮的石头就是自发移民李少意一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看到有人来,李少意的妻子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招呼着。她告诉记者,房子才盖好不久,花了将近13万元,如果以后再装修,可能还要6万元,整座房子全部弄好则要近20万元。李少意的妻子是11年前从屏边嫁过来的,她家的土地不多,每年只能收五六吨包谷,这些包谷就是她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虽然租种的田地不多,但她丈夫喜欢到山上找一些奇怪的石头拿到开远去卖,运气好的话,一块石头就能卖几千元。

记者看了堆在院子里的石头,很多都是化石,还有一些矿石。李少意的妻子说,别墅也盖起来了,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两个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够有出息。

全村565人 559人都有了户口

走出李少意家,沿着公路前行100多米,就是记者来过两次的自发移民李国强家。

李国强的妻子正在家照料两个小孩。她家隔壁是她哥哥家,去年记者在这里看到的土墙房屋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已经建好框架的楼房。“我家也想盖新房子,但是钱还不够,还要再等几年。”李国强的妻子说。

去年记者来到马头坡时,李国强家的两个小孩子还没有户口,他们当时正为孩子上户口的事情苦恼。现在,在当地警方和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两个孩子的户口都解决了。

马头坡村民自己选举出来的小组长刘忠祥告诉记者,整个马头坡共有565人,除了有一家人全部在安徽打工一直没有回来外,全村已经有559人解决了户口问题。

吴富水 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