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爷爷”病倒 “开水婆婆”接班

03.06.2014  08:54

  公路两边,一边一个保温桶。现年77岁的施永清,从2004年开始,每天向这两个保温桶注入在家中烧好的开水,多年以来,环卫工、三轮车师傅、路过的行人在口渴之际都得以免费饮水,大家都称呼他为“开水爷爷”。

  如今,第十个年头,大家却发现“开水爷爷”很久没出现了。原来,从去年12月开始,“开水爷爷”———施永清老人就因腰椎间盘突出无法行走,也无法送开水了。但为了将爱心延续下去,施老让老伴每天继续送开水。

  现在,“开水爷爷”变成了“开水婆婆”,夫妇俩的善举仍在继续,感动着身边的人们。

  老人多年免费送开水

  善举感动一条街

  昨日中午12时许,西昌三岔口西路,环卫工人谌大姐在街头清扫垃圾,扫了一会儿,炎热的天气就让她口干舌燥。于是,她拿出矿泉水瓶走到一个贴着“免费供应开水”的保温水桶前,拧开龙头接了一瓶温开水,一口气喝下一大半。这时,水桶旁又来了3名环卫工人,也拿着水瓶来接开水喝。

  谌大姐所在的环卫小组,一共有18名工人,他们每天都会到这个开水点接水喝。谌大姐说,她已在这里清扫垃圾10多年,大约从2004年开始,就有一位老人每天送开水到这里,从那时起,她就喝上了免费的开水。“无论刮风下雨,老人每天都坚持送水。”在她的印象中,老人个子不高,笑容慈祥,好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有人称他“开水爷爷”。说起老人送水的行为,环卫工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没得说,他是个好人”,大家都很感谢他。

  据一家供水点的店主解女士介绍,她已在这里开店10多年,每天看着老人送水,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就连门口的保温桶也换了好几个了。“做好事能坚持几天容易,坚持10年就太难了。”她说。

  黄永才今年66岁,在该路段跑三轮车已10多年,在这里喝免费开水也已10年。他说,这个路段有10多名三轮车师傅,基本每天都在这里喝免费开水。说起老人,他也竖起大拇指,“无论春夏秋冬,渴了的时候,在这里喝一口免费开水,觉得心里暖暖的。

  在三岔口西路,一条街的很多商家和群众,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人坚持免费为路人供应开水,但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大家都尊敬地称他“开水爷爷”。然而,现在,大家许久没看见“开水爷爷”了,却看见一位老婆婆在坚持免费送开水。这是怎么回事?

  丈夫因病不能送水了

  她说“来接老伴的班

  这位老婆婆名叫王彩仙,今年已75岁了。原来,她的丈夫施永清就是大家口中的“开水爷爷”,由于丈夫生病,现在改由她来免费送开水。“以前都是老伴送开水,自从去年12月,老伴生病无法走路了,只好我来送。”在王彩仙看来,免费送水成了他们的“义务”,她笑着说是来接老伴的班。

  去年12月,施永清坚持送开水近十年后,由于腰痛无法行走,也无法再出门送开水。“老了,没法了,想送都不行了。”坐在沙发上的施永清摸了摸自己的腰,表情有些无奈。如今,他每坐几分钟就要躺下,“坐久了,腰痛得厉害”。但他仍放不下那个免费供水点。

  “他们喝我的开水这么多年了,一天不送就觉得心里很不踏实。”施永清说。于是,他和老伴商议后认为,供水点都存在这么多年了,开水必须继续送下去。“既然都做了,绝不能半途而废。”施永清决定由老伴继续送水。对于烧开水的开支,施家每年大概要花1500元左右。对此,施永清笑着说,我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两个儿子一直也很支持,这点钱也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能为他人做点小事,心里也觉得高兴。

  说起免费送开水的初衷,施永清说,他也是受到了好心人的触动。施老回忆,大约10多年前,他在西昌南街发现一位老婆婆常年义务为路人提供开水,取水喝的多为进城卖菜的农民。看到老人的善举,他很感动。但没过多久,当他再次经过那里时,发现供水点和老婆婆都不见了。“当时,我回家给老伴说了这件事,她也很感动,我们当时就琢磨着也像老婆婆一样,为他人做点好事。”施老说。

  2004年清明节,施永清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在三岔口西路双狮电器门口为路人建一个免费供水点,他们买了一个保温桶,放在一个好心商家的门口。此后,他每天在家烧好开水,然后用水壶装着送到供水点,倒进保温桶里,行人可以免费取水喝。他这一送,就是近十年。

  施永清和老伴表示,他们将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不过,施永清也有些担忧,老伴今年也已经75岁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如果老伴不能送了,两个免费供水点很可能消失,希望有人来爱心接力,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最近几天,施永清在忙着治疗腰痛。“如果能治好,我还要继续送水。”他说。

  施老说,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从未去过大草原,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原标题 :“开水爷爷”病倒 “开水婆婆”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