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放意识推进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
三十多年来,中国以改革开放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改善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些成果本身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的,一些扶贫开发项目不仅没有解决贫困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的社会、环境问题。
昨日,在“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与会嘉宾,就新时期中国反贫困战略调整和反贫困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展开了深入探讨。
“目前,中国减贫仍处在艰难时期,在贫困地区发展道路上,开放和扶贫彼此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开放式扶贫是减贫的重要理念,是开放和扶贫的辩证统一。”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说,“在保障贫困地区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要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形成良性互动。”
刘永富建议,各地要重视好绿色扶贫工程,对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就地扶贫,实施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推进产业扶贫,实施好光伏扶贫工程;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实施好旅游扶贫工程。
当下中国农民收入来源约有一半是靠外出打工,但靠经济增长目标并不能体现农村产业扶贫工作的成果,很容易将社会发展问题简单化为经济成长问题,忽略了农村社区发展和社会建设目标,那么如何定位反贫困工作目标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文化与自然经济学研究专家徐嵩龄认为,反贫困工作领域与工作目标需要开放,充分认识贫困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环境、文化、社区可持续,发展政策更具包容性和平等性等诸多层面。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3,中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于西部山区农村,东、中部区域的山区农村也是该区域的贫困人口的相对集中地,山区发展与中国反贫困工作有很大的重合。
“贵州全省基本上皆为山区,山区发展和贵州反贫困工作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山区各项指标滞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山区往往更具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物产多样性等特征,因此更加开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更具创新性的政策支持机制、更加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是当下山区发展与反贫困工作推进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贵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说。
记者 贾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