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常被拿来作类比。事实上,简单的类比往往站不住脚。如同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程度,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值得世界期待。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文明交流,沿线国家将要感受到的,是来自这个东方古国无限的诚意。因为我们所推崇的,是共赢。
经济合作:
要推动不要主导
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从来都是推动而不是主导。针对有些舆论将“一带一路”同历史上一些其他重大计划类比,中央党校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赵磊反驳说,我们不能把当下的举措同历史上一些重大举措进行简单类比,因为面对的时代境况不同,目的也不同。
“我们是推动而不是主导,是共赢而不是单边决定。”赵磊认为,我们的“一带一路”是边干边学,只要在合作过程中发现沿线各国共同推崇的新契机,我们就会去做。“‘一带一路’没有任何先决的政治条件和要求,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金融危机后的国际社会重新焕发活力。”
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引起广泛关注,让国际社会看了一场“直播”,内容是关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中如何推行包容与开放的理念。随着时间推移,57个来自不同大洲、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继加入,而中国不要一票否决权等做法,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的诚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
文明交流:
要开放不要偏见
“一带一路”远不局限于经济合作,文明的互相借鉴和观念上的互相交流,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我们的战略部署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陆地也有海洋,既有不同地区,也有陆海兼顾,层次非常丰富,辐射非常广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孟表示。
都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但在赵磊看来,现在世界各国间很多时候连“民相知”都做不到,我们和沿线国家之间同样缺乏一些深入的了解。而事实上,可以交流的东西很多,例如国际化的人才理念和思想,全球化的标准服务,以及更大的话语权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去实现。
时代变迁,如今的“一带一路”所涉国家与古代大不相同。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宗教、制度与文明,无论是“冷战思维”还是“圈子文化”,都不能适应“一带一路”的宏大愿景。
在韩孟看来,“一带一路”的包容性,要求我们具备很多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规划还是设计,都不是一个国家所能独立完成的,应当是各国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诚意共赢:
要合唱不要独唱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这样表述。
在赵磊看来,中国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在“一带一路”于2013年被首次提出时,国际社会许多声音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的概念,但此后中国不断去充实其中的内容,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无论到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还是其他国家,只要是到沿线国家,“一带一路”都成为了出访时的重要议题。
除此之外,中国还打出了组合拳。比如丝路基金、亚太自贸区、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虽然不能直接和“一带一路”画等号,但在专家看来,这些项目都有利于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一带一路”。
除了政府在走出去,不少企业也带着项目走出去,这里面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本报记者在陕西、甘肃和新疆采访时发现,农业、汽车工业、生物医药等诸多不同行业的公司,都已经在中亚五国甚至土耳其开设分公司,在当地备受欢迎,赢得了赞誉。
在“一带一路”上,中国一直在表达一个鲜明的立场:这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的事业。(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