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 语言表达越来越潮

10.09.2014  21:50

        相关链接: 川内高校开学典礼校长寄语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实习生 汪鑫) 金秋九月,新生入学,在各大高校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每一年学子们面孔各有不同,但延续至今的一项议程始终不变——校长讲话。

        校长讲话之于新生而言,无疑是大学里的第一课。无论是民国时期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还是如今频现新潮词汇的高校校长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们述说着上大学、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专家认为,校长讲话内容是永恒的,但校长也因结合时代和自身,让讲话更具创新性。

        “后会无期”、“时间煮雨”等网络热词现校长讲话

        在今年西南交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徐飞面对95后的新生们,提到了当下热门电影出现的流行词汇“时间煮雨”和“后会无期”。电子科大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李言荣在致辞中,则幽默地提醒大家“其实大学中的爱情也是很美好的”。

        像这样时髦热词出现在校长讲话中,已经不是首次。曾经在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就在《记忆》这篇毕业典礼致辞中,提到“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和“胶囊公寓”等网络热词,并且凭借这篇致辞,也让“根叔”走红网络。

        有时髦的,也有传统的。在昨日举行的四川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谢和平院士多次引据经典,向新生传达了何为大学,以及在大学里要做真学问的道理。他的讲话内容恰好和数十年前蔡元培先生在出任北大校长时,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不谋而合。

        专家:讲话内容是永恒的 语言风格具时代性

        针对各个年代,各大高校校长讲话的变化记者联系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一直以来,胡光伟对高校校长在开学或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也有所关注。在他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校长讲话的内容是永恒的,只是在不同年代,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相对的时代性。

        “其实开学或毕业典礼上,校长讲话是有套路的,一般来说都是讲怎么做人、怎么做学问、救国、励志的道理,内容从以前到现在,都是这些。”胡光伟介绍,以前校长讲话可能相对古板,更多的是“高大上”的东西,学生们听起来会比较枯燥,“但大学里,这些内容却是应该讲,并且一定要说,但要考虑的是怎样说。

        胡光伟以“根叔”为例,他认为从80后到90后,再到现在的95后新生,“根叔”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网络语言用得比较多,“他的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到很亲近。”但胡光伟认为,“根叔”的方式也不需要大家都去模仿,“每个校长讲话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新性,特别是结合时代,结合自身以及学校的专业。

        开学典礼上校长语录>>>

        1、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

        2、对于学生,希望能够充分地利用工具,能够独立地研究、独立地思想。——胡适

        3、95后的你们可能猛然发现,怎么又是形而上、“高大上”啊,我们喜欢的是“时间煮雨”,我们感慨的是“后会无期”。那好,我今天送出的“航海三件套”,你们姑且收下,放在枕边,用你们整个的大学时光去慢慢品味。——西南交大校长徐飞

        4、没有一个同学留言说要收获爱情,其实大学中的爱情也是很美好的。——电子科大校长李言荣

        5、管好自己,天下无敌。——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