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农房建设“钱紧”难题

29.09.2014  15:03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29日电(本网记者陈健)国庆节前夕,在四川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钱库村,“巴山新居”农民新村正在紧张建设。“山区群众不富裕,修房的钱不够,要靠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多想法子哟。”下八庙镇党委书记熊亮说。

    熊亮所说的“想法子”,指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小兵说,用“增减挂钩”解决农民建房资金问题,简单解释,就是引导农民集中建设居住区,将原来的旧房宅基地复垦,节约出来的指标拿到城里使用,将体现出来的“级差地租”拿回农村去,从而解决农户建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据了解,钱库村规划拆旧161户,房屋用地面积163亩;规划建新安置145户,用地面积40亩,如此一来,就可以节约出来建设用地指标123亩。熊亮说:“以前全村只有一条1.2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利用‘增减挂钩’产生的效益,不但能对建新居的农户给予补助,而且能够完善农村路网,还能投入供水、供电、生活垃圾、污水收集等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助推“巴山新居”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对四川各地灾后重建也发挥着很大作用。在达州市渠县李渡乡狮牌新村,140户居民都是2011年秋汛中房屋被洪水冲毁的受灾农户,61岁村民孙仁友指着一旁整齐的新居说:“三年前,房子被洪水冲垮了,重建最愁就是钱。没想到,现在能住进这样的新房。

    渠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思伟说,狮牌村通过拆旧整理耕地251亩,除去农民建新区57亩,实现流转建设用地指标194亩。李渡乡党委书记杨小春说:“受益于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补助,受灾群众只花860元/平方米的价格,就住进了川东民居风格浓郁、超市和广场配套的新居。

    如今,“增减挂钩”效益日益凸显。记者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四川9月底刚刚出台了“因地制宜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的相关意见,下一步,将统筹运用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手段,整合涉地资金和项目,促进农村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