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村"现金红墙"背后

24.01.2014  12:58
核心提示: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建设村为340多户村民分红,1311.5万元摆成了一堵“现金红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月14日,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建设村为340多户村民分红,1311.5万元摆成了一堵“现金红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经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大手笔得益于3年来建设村农旺种养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种植业合作社、养殖业合作社和投资公司分别聚集了优势资源,实现了抱团取暖——

1月17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四川冕宁县建设村村委会看见,不断有村民到村委会要求加入农旺种养业专业合作社。

这个合作社吸引力为何如此大?最直接的原因来源于3天前的一个“壮举”:1月14日,建设村加入合作社的340多户村民分红1311.5万元,最多的分到30.2万元。

钱从哪里来?

从成都出发,朝西南驱车约350公里,翻越多座高山后,终于到达群山绵延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这样一个交通不便的地区,何以出现建设村这样一个富村?村党支部书记、农旺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金洪元告诉记者,分红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农旺种养业合作社。

金洪元介绍说,2010年,建设村成立农旺合作社,340多户村民将1040亩土地以流转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另有部分村民以现金的方式入股。合作社下面有两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公司,即种植业合作社、养殖业合作社和投资公司。14日分配的1311.5万元红利中,来源于种植业合作社的红利156万元,养殖业合作社260万元,大头来源于农旺合作社的投资公司。

成立3年的合作社何以有如此高的收益?记者在村委会看到3份投资协议:

第一份由农旺合作社与养殖合作社签订于2011年1月,核心内容是:农旺合作社向养殖合作社出资1300万元作为养殖合作社投资费用……养殖合作社必须按每年年息20%支付费用给农旺合作社,保证合作社股民分红;

第二份由农旺合作社与建设沙场签订于2012年2月,核心内容是:农旺合作社向沙场出资1495万元……沙场必须按每年年息20%支付费用给农旺合作社,保证合作社股民分红;

第三份由农旺合作社与三合电站签订于2011年1月,核心内容是:农旺合作社向三合电站出资2925万元作为三合电站投资费用……三合电站必须按每年年息20%支付费用给农旺合作社,保证合作社股民分红。

仔细分析3份协议,不难发现,用于分红的资金实际上主要来源于农旺公司对下属两家公司以及电站、沙石场的投资所约定的固定回报。

红利怎么分?

金洪元介绍说,2011年至2014年,农旺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土地入股的红利主要是固定的土地租金,现金入股则按20%支付。这个4年的周期还处于探索阶段,下一个周期将按这几年运行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这次分得最多的村民是金瓯,共分得红利30.2万元。金瓯告诉记者,他的这笔红利主要来自于3部分:100多万元的现金入股分红、6亩多土地入股分红、500万元风险抵押金分红。村民刘登菊分得2.5万多元,“主要是两笔收入,一是10万元现金入股,分得红利2万元,其余5000多元则来自于3亩多土地入股。”

记者了解到,村民对分红普遍感到满意。“每亩按1500元分红,我觉得不错了。”村民金洪卫介绍说,他家3亩地如果自己种,也赚不了更多的钱,还要被“捆”在地里。现在把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专心经营饲料生意,一年少说也要赚个七八万元。

是否可持续?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土地可流转,但不能流失,可以以合作社的形式统一经营,但不能被某个老板收购。只有这样,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才能持续。”冕宁县委书记赵勇分析说,建设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探索是最值得肯定的,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得到更大的收益、可持续的收益应该成为土地流转的方向。

金洪元说,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是唯一的资源,土地流转给大户或老板之后,老板不能仅仅支付一点土地租金了事,应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营性红利。金洪元说,目前流转到合作社的1000多亩土地除部分种植蔬菜以外,大部分主要种植水果,这需要一个生产周期,现在支付的是土地租金,但等水果进入丰产期之后,产出将成倍增长,农民的红利也将随之增加。

记者了解到,村里将村民自愿流转到合作社的1000多亩土地通过大户承包的方式流转到几个大户统一经营,村民李平华是承包经营的大户之一,他承包了100亩种植提子和葡萄等水果,2013年签订承包合同之后,他已上缴土地租金15万元。李华平对将来的增收充满了信心。他算了一笔账:头两年,水果几乎没有收益,但可林下养鸡、套种蔬菜,每亩的纯收入有两三千元,三四年之后,水果进入丰产期,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上缴的红利将不再是单纯的1500元土地租金,还要包括水果的收入,总的上缴红利将会翻番。

养殖业合作社已尝到合作经营的甜头。去年,这个合作社出栏能繁母猪650多头,出栏肥猪6000多头,出售良种仔猪4500多头,获纯利280多万元,除上缴给农旺合作社260万元之外,还余下20多万元。

在金洪元看来,不仅土地、养殖方面的收益可持续,投资方面的收益同样可持续。据介绍,这几年大多数村民把获得的红利又投入到合作社。

凉山州是水电资源富集的地区,农旺合作社的投资主要用于当地小水电建设。“在水电资源开发中,当地农民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往往是老板得了利,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要当地百姓承担,农民一般只能靠打工从中赚点小钱。工程结束了,老板开始赚大钱,而农民却连打工的收入也没有了。”于是,金洪元动员村民入股当地小水电建设,在14日分配的1311万多元的红利中,就有585万元来自水电投资。金洪元说,合作社正在考察新的水电投资项目,以确保村民的收益持续增加。

可否被复制?

采访时,不断有人给金洪元打电话要求参观学习。建设村的经验可复制吗?

说起建设村3年巨变,赵勇认为有两个前提,一是这个村是县里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有较好的基础,有产业支撑;二是好的村委班子,班子带头人在前些年通过承包工程、兴建水电站先富了起来,有了一定的号召力和带动能力。

金洪元告诉记者,经过前些年打拼,他个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他有责任带领全村共同致富。村里一批人跟随他外出务工多年,手中也有一些现金需要投资。2010年,他动员另两名有一定实力的村支部委员,共同出资1500万元作为风险金发起成立了农旺合作社。有村干部带头,有风险金“兜底”,村民们信心大增,迅速加入农旺合作社,使合作社的实力壮大,抗风险能力增强。

14日分现金的场面调动了部分观望者加入合作社的热情。“无论是土地还是资金,分散在农民手中都难以增值,只有捆绑起来,共同面向市场,才有出路。”金洪元说,“有人对我们分现金的做法表示质疑,我们这么做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合作社是公开、公平的,分的是实实在在的票子,农民最讲实际,所以不用再动员,观望犹豫的村民会很快动起来,加入到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