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基地

08.11.2013  11:47

    ■记者杨翼陈明玥摄影黄瑶

  核心解读

  高端产业集中区——

  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引领全省、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5位;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取得新成效,形成2—3个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增强,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基地。

  历经数月的大调研、大讨论,10月16日,成都高新区拉开了三次创业的大幕,以全面建设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再次扬帆起航。

  随着三次创业的不断推进,围绕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和先进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金融、商业服务两大特色产业,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向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迈进。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三次创业蓝图与公司未来发展目标不谋而合

  几天前,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咖啡厅内,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徐子瞻像往常一样,与不定期登门拜访的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领导畅谈工作。不同的是,此次谈话内容不再局限于行业内,开始更多涉及高端产业集中区的打造。“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形成2-3个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一点与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正好契合。”谈及区域政策的变化,让这位“80后”的COO有些兴奋,在他看来,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将会让他所在的公司受益良多。

  徐子瞻举例说,过去想从北上广引进人才,别人总会质疑成都是否有良好的产业环境,而现在不用出门寻找,就会有大量自荐邮件出现在电子邮箱里。“前两天一个主动从广州来到成都做研发的团队,在感受了成都的产业环境后感叹,在中国从事移动互联网创业,成都是最好的。这个‘最好’不仅包含了产品研发环境,还有成都舒适的生活环境。

  徐子瞻认为,好的产业环境是打动高端人才的关键因素,高端人才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无疑将带来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尼毕鲁希望能在这个计划中争当‘排头兵’,不仅在产值名气上,更在人才聚集方面。

  “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让更多优秀企业聚集在一起

  10月25日上午,一辆印有“海关监管”字样的厢式货车从位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赛进(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徐徐驶出,近4万支无菌注射剂抗癌药,将在三天内抵达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

  这是中国首个直接销往美国市场的无菌注射剂产品。该产品的出口,意味着“中国智造”在高端医药出口领域取得又一次重大突破,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无菌制剂在国际主流市场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赛进(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总裁秦川博士兴奋地告诉记者:“成都高新区全力推动三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确定了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产业集群。作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资源,提高有效利用率。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引产业方向

  在成都高新区,还有很多像尼毕鲁、赛进一样的企业,正随着三次创业的推进而不断成长壮大。

  在推进三次创业的进程中,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坚持把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重点打造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先进环保七大产业集群。“推进三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产业是动力,也是支撑。”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超表示,在推进三次创业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都高新区经济升级版。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产业影响力持续增强,形成了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三大产业集群,2012年产业增加值达341.08亿元。

  生物产业

  形成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两大产业集群,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初步形成涵盖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药物生产等全过程的新药研发体系和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药服务等特色产业领域。

  赛进工作人员对贴签后的产品进行100%检查

  航空装备产业

  重点集中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成都高新区聚集了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中航空天基地等重点企业,形成了航空电子、航空维修及零部件制造等特色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集中在先进环保产业领域,聚集了四川深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规划建设了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可吸纳企业100余家,园区企业年总产值达到120亿元。

  ■声音

  赛进(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总裁秦川博士:作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资源,提高有效利用率。

  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COO徐子瞻:三次创业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区,与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正好契合。

  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学明:我们希望在三次创业过程中,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这样在研发方面能有新的课题和产品线建立起来,在市场上横向发展,有新的增长点。

  专业化产业园区提供有力保障

  在成都高新天府新城东南角,规划面积10.34平方公里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正在加紧建设。而与之相呼应的成都天府软件园,则是我国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跻身苹果应用商店全球收入排行榜前50名的两家中国企业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数字天空科技有限公司均诞生于此。

  除此以外,这里还有成都高新孵化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天河生物医药产业园、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这一个个专业化的产业园区为成都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天府软件园自2005年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吸引了包括IBM、SAP、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4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软件服务外包、软件产品研发、通信技术、数字娱乐、移动互联网、共享服务中心等产业集群。

  刘超表示,将继续推动政府投资的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推进天河生物医药产业园、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等社会投资园区加快建设;把新川创新科技园作为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的标杆和典范。

  (部分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