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确建设“七大城市群”:东中西定位不同

18.03.2014  13:04
核心提示:昨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表示,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规划》中提到的这7个城市群就是国家级的城市群,实际上国家层面对城市群的发展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里都有体现。   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地后,此前有关城市群的猜想也予以明了。

  根据在近日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未来我国城市群发展将会按照“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进行发展。

  在上述《规划》中,东部地区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毫无争议地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城市群。此外,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四大城市群,也被列为中西部地区重点培育的城市群。

  主要城市群浮出水面

  《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约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从目前的35.7%提高至45%左右。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自然吸引各地的争抢。

  在城市群的竞争中,最热的一个话题是谁能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一样,成为国家级城市群。在上述《规划》中,除去三大固有的国家级城市群外,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4个城市群被写入规划,是否意味着它们有望升级为国家级城市群呢?

  昨日(3月17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规划》中提到的这7个城市群就是国家级的城市群,实际上国家层面对城市群的发展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里都有体现。

  据记者了解,2011年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已经明确划定我国的主要城市化地区,共计21个地区。

  根据《规划》,未来我国城市群的发展,也将遵循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这种布局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同。

  李迅表示,对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所提到的城市群,要从不同区域区别对待,李迅建议在西部地区的成渝以及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应该被列入国家级的城市群。

  对于之前出现的众多地区争抢国家级城市群的现象,李迅评价称,“城市群是国家核心发展的发动机,不是说大家想成为国家级,而是国家需要这些城市群。”

  拟建城市群协调机制

  按照李迅的观点,除去东部的城市群外,中部和西部地区都需要有各自的主要城市群。《规划》也对不同地区的城市群明确了发展方向。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城市群10%的面积承载超过2/3的经济总量,却只承载了全国1/3的人口,区域差距问题明显。

  《规划》提出,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我国城镇化有一个特性,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同时存在的状况。”李迅表示,东部地区目前已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但中西部地区还处在工业化中期或初期。

  针对东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提出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针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群,《规划》提出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中西部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开发区域,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在优化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