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西南院“现代木竹结构技术”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6.03.2022  09:46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5日电(吴平华 )25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四川省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中建西南院牵头的“现代竹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规范体系构建和工程应用”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中建西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卫国作为获奖代表出席大会。

领奖现场。中建西南院 供图

  木竹结构具有绿色低碳、可再生特点,为建筑业服务“双碳”战略提供了新途径。“而现代木竹结构发展面临三大关键难题,木竹材料强度指标确定难、构件节点设计理论不足,材料防火性能差,木竹结构抗震韧性弱。”龙卫国介绍到。

  针对这些不足,由中建西南院牵头,同济大学、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历经近二十年的产学研攻关,创建了现代木竹构件和节点力学性能分析理论,研发了现代木竹结构防火和抗震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现代木竹结构标准体系。

  “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使原本易燃的木竹材料变为难燃,将木竹材料的耐火极限提高了30分钟以上。在抗震关键技术方面,我们的研究成果使木竹结构残余变形较传统木竹结构减少了80%以上,显著提升了木竹结构的抗震韧性。”龙卫国介绍到。

中建西南院设计的龙泉山丹景台公园。中建西南院 供图

  基于项目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现代木竹结构标准体系,主编了5部国家标准、1部行业标准。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木结构设计手册》等6部专著,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培训木竹结构技术人员逾万人。

  这一项目推动了我国现代木竹结构全产业链发展,建成了4条工程木竹材料生产线。“其中就包含了我国第一条完全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机械臂智能建造生产线。实现了胶合木、工程竹等的国产化制造和复杂构件的数字化智能化加工,摆脱了工程木产品对国外依赖。”龙卫国说。

  项目的成果在在50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例如,天府机场川航活动中心(国内最大跨度张弦钢木交叉拱结构,跨度48米)、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长度411米)、天府农博园主览馆、龙泉山丹景台公园、太原植物园温室展览馆、冬奥会“雪游龙”雪车雪橇赛道等,多项工程获得“全国之最、世界之最”,引领了我国现代木竹结构的发展。

  从世界上首个大跨度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结构的常州体育会展中心体育馆,到当时国内最大跨度的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的成都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再到首创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的江苏徐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建院70余年来,中建西南院聚焦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等热点技术研发方向,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减震抗震、建筑环境与节能、新技术及新材料创新孵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领先的科研和技术优势。

  近年来,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250余项;主编国家、行业等各类标准110余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100余项。企业科技创新创效成果在全国建筑设计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龙卫国表示,在长期持续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中建西南院坚持科技为先、人才为本,不仅收获了一大批利国利民的科研创新成果,借由科技引领,也成功推动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快速攀升和规模的高速增长,更加重要的是,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