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建筑大师哈迪德去世 留给成都一座待开的大礼

02.04.2016  10:08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留给世界的最后遗作——成都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尚未开建。

 

  3月31日深夜,在成都某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的闫先生刚点开朋友圈,就发现世界知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去世的消息几乎在朋友圈里刷屏。这位和成都颇有缘分的全球建筑界奇才,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家医院因心脏疾病而去世,享年65岁。

  扎哈·哈迪德先后在成都参与过3个重大公共建筑项目,业内对她离世的消息一片惋惜和遗憾。这其中最让人扼腕的是,如今斯人已逝,她留存在世的最后遗作——成都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尚未开建,这个堪称世界级的艺术建筑是扎哈留在成都的一份盛大礼物,让人充满期待。

  先后参与三个

  成都公共市政项目竞标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扎哈·哈迪德曾先后参与过成都的三个公共市政项目,分别是成都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又称演艺中心)、成都新机场和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其中除前者中标外,后两者仅是项目入围未能中标。

  2007年,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公布了成都当代艺术中心设计方案,当时这被称之为中国最大的文化类建筑。这也是该事务所设计的最大的单体建筑。

  从外观上看,建筑细长弯曲的姿态就像一只飞翔的鹤,波状的建筑几何形体如同四川连绵起伏的地形景观,与锦鲤相似的形态暗蕴中国传统元素。这个波浪形的建筑图形暗示了一个波动的状态,灵感来源于四川独特的地形地势。

  据相关人士介绍,扎哈从最早的方案开始,前前后后进行了20多次修改才形成了现在这个方案。在修改的过程中除了外观的改善,更多的还在于功能的拓展。

  遗憾的是因为规划调整等问题,原计划于2012年建成的成都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目前尚未出现在市民面前。不过,从最终设计方案来看,这个作品兼具了世界前沿风尚和四川传统元素的完美结合,堪称世界级的艺术建筑。

  成都城市音乐厅设计

  曾吸引扎哈 未能中标

  2015年10月,成都城市音乐厅建筑设计方案征集资格预审报名工作宣告结束。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荷兰、芬兰、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4家知名设计机构(含联合体)正式报名。扎哈·哈迪德和她的团队也在其中。

  记者了解到,扎哈·哈迪德团队设计的方案,在2016年1月入围了6个候选方案。4月1日,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分部的工作人员答复,因为在竞标时,同业主单位有签订保密协议,因此即便没有中标,也不能公开此前的设计方案。不过,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哈迪德的设计未能中标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五十岁后成名的建筑大师:

  “我没有一天放过自己!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一举成名。她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一个富裕的家庭,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为了她的学业全家人在上世纪70年代移民伦敦。

  扎哈的作品中包括米兰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以及迪拜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此外,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广州大剧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也都出自她手。

  她很拼 /

  “我坚韧不拔地去努力!

  作为一个高产、勤奋且以想象力丰富闻名全球的建筑师,除了在全球各地留下建筑作品,她还参与了几乎所有门类的设计,甚至还参与过阿迪达斯一款运动鞋的设计。她的不少作品如今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永久收藏。

  有人打了个这样的比方,“扎哈就是当今建筑界的畅销品标记”。她仿佛一帆风顺,以至于黎巴嫩电视台的记者在一次采访她时曾问:“你是一个幸运儿,对吗?”扎哈严肃地回答说:“不!我坚韧不拔地去努力,我花了数倍于他人的力气,我没有一天放过自己!

  她很难 /

  纸上设计师50岁后才成名

  作为一个风格鲜明独特的建筑师,扎哈也曾经历坎坷。1982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上,扎哈获得了一等奖,坚定了她在这一行走下去的信念。然而扎哈的这个作品初审就遭淘汰,是日本建筑家矶崎新独具慧眼,把她的方案从废纸堆里捞了出来。

  此后,虽然她设计的作品获奖无数,但却无法征服客户,以至于同行给了她一个“纸上设计师”的称号。直到2000年左右,她接手了宝马中心等几个大项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时她已经50多岁了。

  近年来,她在中国也做了不少项目。据说有一半都是潘石屹买的单。在北京,她留下了作品银河SOHO和望京SOHO,在上海有一个凌空SOHO。不过业界对她的作品争议一直很大,最常见的批评是说她的设计过于英雄主义,不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对此扎哈不屑一顾。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琴赖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