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森林覆盖率升至37%以上

11.08.2015  10:13

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全省森林覆盖率将由2014年的35.76%升至37%以上——

□本报记者 王成栋

全省森林面积达2.607亿亩,森林覆盖率升至35.76%;已建成林业自然保护区123个,面积725万公顷。8月6日,全省林业资源和效益监测新闻通气会上,省林业厅公布了去年全省林业资源数据。

这看似是一组喜人的数字,但是,省林业厅总工程师骆建国却表示,距离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仍有差距。根据规划,我省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届时,全省将实现森林面积2.65亿亩、林业自然保护区8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

最后五年多时间,四川如何兑现承诺?

工程发力

整治荒漠化土地增加植被覆盖率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就必须保护现有森林,适度新增其面积,并提升森林质量,积极推动助农增收。

增的第一步从保护开始。为应对日益频繁的盗砍盗伐等案件,从今年5月开始,省林业厅联合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开展针对违规违法占用林地的“林地行动”,并公布首批14起挂牌督办案件。森林公安局刑侦处主任费然介绍,近年来,这样的专项行动已逐渐常态化和制度化。

治理,是更为重要的一步。

截至2014年,我省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万平方公里,同时,还有150万公顷荒漠化土地亟待整治,主要集中在川西北高原和川南地区。如何增加这一地区的植被覆盖率?答案是通过退耕还林、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来实现。

7月底,我省下达2015年度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2万亩。其中,还林50万亩、还草2万亩,涉及17个市州60个县(市、区),主要实施范围就是川西北高原、大小凉山和川南山区。

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时间从2014年持续到2020年。届时,全省将新增林地334.65万亩,森林面积达标有望。

2013年9月,我省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到2020年,工程实施范围的32个县累计总投资94.06亿元,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08%,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4%,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90%,恢复湿地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3250平方公里。

此外,在建设林业自然保护区方面,7月底,国家林业局对白玉县拉龙错、雷波县马湖、广安市白云湖三处拟建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考察评估,初步明确上述三地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超过3.2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