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建成石安小农水 筑圆现代农业小康梦

08.05.2014  11:57

    “三台的小农水为科学发展宜香优2115等高品质水稻创造了极好的先决条件,共赢合作发展‘中国台香米’这一现代农业产业品牌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潜力巨大!”,4月29日至30日,中国光碳核肥国际公司总经理王清礼在考察三台农业的生产情况时如是说。临近2014年红五月大春双抢季节,三台县石安镇由22个农民用水户(村级)协会广泛参与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现已建成交付使用,为区域现代农业水稻、粮油、水果、畜牧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科学发展的根基。
    自2013年10月下旬,三台县正式启动石安小农水项目工程以来,财政、水务、农业、发改、宏达等部门紧密协作,本着“亲民、富民、惠民、助民、安民”等群众路线方针,通过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推行“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建管机制,切实落实五小水利项目建设实施细则。石安项目区党委、政府采取专群结合、统筹兼顾打造亮点的思路,会同县级部门择优选用水利施工队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对接村级用水户协会,致力发展农耕区“全域灌溉”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近半年来,三台县水务局、县财政局会同石安镇政府严格执行项目验收程序,先后组织相关领导、技术干部对各标段小农水建设质量、强度、结构尺寸以及外观形象进行检测、验收、考评,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财政补助的关键依据。合格的小农水按补助标准97%执行,良好的小农水按补助标准100%执行,优秀的小农水按补助标准103%执行。
    现目前,中央小农水工程已在石安镇境内新建完成末节渠系整治127.27公里,精修山平塘106口,维修、整治石河埝25道,改造小型提灌泵站5处,新建整治蓄水池60口;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总投资4755万元。同时,由县农业局牵头实施的现代农业(水稻)也在石安——高堰“小永路”一线7个村完成相关农业生产基础工程的实施。先后整合“最后一公里”田间渠34.35公里,组织完成现代农业(水稻)产业田型调整1万亩,新建完成田间作业路29.9公里,实施田间水土保持护坡措施12.72公里,完成现代农业基础服务投资2141万元。
    “小农水化解了我们全村群众最后一公里用水难题,在当地农业生产大户平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通过土地流转已经发展了150多亩集约化优质台香米稻田”石安镇清泉村村长魏永红向笔者介绍。石安镇德胜村村民黄忠礼高兴地说:“今年大春前,我们这些塘、埝、渠、池、泵真的整巴适了,硬是不怕天干水打了。下一步我们还要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安排的禁烧秸杆、文明生态搞农业的任务,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据了解,仅在德胜村通过精修4口山坪塘,硬化6.7公里中沟及农毛渠,完善2座全长330米的引水隧洞,实施2座装机22.5千瓦的提灌站,全村的蓄引保水能力就已增加2400多方,有效灌面从占耕地面的72%提高到96%,比重提高了31%。现目前,该村共新增、完善农业水稻灌面1270亩,改善旱地浇灌面324亩,实施节水灌面1100亩。全村将年均新增粮食产能38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45万元,确保人平小康增收327元。
    近三年来,三台县委、县政府以中央小农水、生态水保、病险水库整治、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为依托,通过分批、分期、分区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将进一步形成农村水利“全域网格”灌排体系,从而实现“旱能浇、洪能排、地更肥”,确保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产能明显提高,抗御天灾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