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职称改革·大医院“赶集”·个税征收——3月10日两会民生热议点聚焦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3月10日,两会上的民生热议点主要聚焦在延迟退休、职称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领域,一些宏观政策和有见地的建议成为会内外关注的热点。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在2017年推出
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有无时间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10日在记者会上说,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后年正式推出。在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才会进行再渐进式实施。
尹蔚民说,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使方案更周到,为各方面所接受:一是会根据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二是将“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三是会有社会预告,给大家心理预期。
——莫让职称成“纸撑”
深化职称改革成为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呼声。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人才发展考虑,还是为行业发展着想,深化多年“啃不动”的职称改革迫在眉睫,莫让职称成为一大堆证书垫背的“纸撑”。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职称标准唯证书、唯论文、唯英语的“一刀切”,不仅违背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初衷,还成为社会组织和一些人员变相牟利的工具,在考证、评审的过程中催生出“灰色利益链”,影响了行业正常、有序、公平的发展。对此,代表委员呼吁,激发人才活力迫切需要深化职称改革。
深化职称改革,亟待走出“以职称论英雄”的认知误区,还需建立更为多元的职称评审标准。职称评审既要让擅于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被认可,也要让拿着“手术刀”的技术人才得到肯定,真正做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缓解大医院“赶集”
全国政协委员郑小燕10日在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当下,城市社区医院患者就诊量不饱和,而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必须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郑小燕说,通过以慢性病防治为切入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就医,强化对慢性病诊治的规范管理,既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又可节省医药、医保费用支出,并将大大缓解大医院接诊压力,根本改善看病难的局面,为逐步扩大到常见病、多发病进社区,最终实现社区首诊的医疗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郑小燕提出4点建议:一是严格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二是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三是着重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四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
——个税征收应引入“家庭申报制度”
今年两会上,提高个税起征点又有不少呼声和建议。但是,单纯提高起征点并不是解决个人税负问题的唯一办法,包括全国人大代表樊芸在内的一些代表委员建议个税征收应引入“家庭申报制度”。
“我有个朋友,年收入35万元左右,单看这个数字是很不错的。但他是一个三口之家,夫人生了大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女儿刚刚考上研究生准备出国,开销也不小。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个人年收入35万元算,每年要交64940元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按照三个人计算,每个人年收入12万元不到,每个人每月只要690元的所得税,三个人一年只交2.4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少交4万多。”樊芸举例说。
樊芸表示,如果简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不公平,那么引入家庭申报制度,应该成为未来的改革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协会秘书长贾康近期指出,虽然很多人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但实际上现在交个税的人不多,只有28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2%。未来的改革方向是把个人所得中的部分项目“综合”起来,对汇总后的收入设计一个适用税率,如此一来将出现高收入者多缴税的格局。
一些专家也建议,在综合所得税制的基础上,可以引入家庭申报制度,在征税前扣除必要的家庭支出项目。“比如家里有残疾人的,可以多扣一些。有两套以内房屋贷款的,利息支出也可以纳入扣除范围。但如果有两套以上的,就不用扣了,因为这不属于必要的支出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网站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