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眉山文脉 三苏祠重获新生

18.04.2016  15:21

  
三苏祠大门

  受2013年“4·20”芦山地震影响,三苏祠内16处文物古建筑遭受结构性损坏,面临崩塌的危险;三苏祠内山体开裂,基础管道严重损坏……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的安危牵动了各方人士的心。很快,汇聚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的三苏祠维修保护工程于2013年8月1日拉开序幕,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旅”。

  2年多来,为了让三苏祠完全“康复”,同时不失本来的面目与历史价值,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以及眉山市内的古建专家、文化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对三苏祠的历史做了通盘考量,也对维修保护工程规划提了大量建议,以确保工程始终沿着三苏祠固有的脉络进行。

  三苏祠闭馆维修期间,维修人员严格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制的“四原”原则,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对南大门、前厅等16处古建筑进行了文物本体的全面清理、加固和维修,还原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与此同时,三苏祠内的山体水体和植物绿化也在优化改进,三防设施全面配套升级,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展陈提升等工程也顺利进行,如今的三苏祠焕发出勃勃生机!

  时至今日,重新推开三苏祠厚重的门扉,发现这里还是熟悉的样子,红墙绿水、竹木葱茏;还是熟悉的堂馆亭榭,曲径幽深。不同的是,这里的水更加清澈,路更加宽敞,山体更牢固,园林更优美,三苏文化的精神与之融合得更好了。毫无疑问,三苏祠正在以一种重生的姿态向我们走来,这段修缮史本身,也应当载入三苏祠的史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全新的三苏祠”吧!


连鳌山

  坚持保护性维修  文物古建焕发青春

  南大门、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披风榭等16处文物古建筑历史悠久,是三苏祠的价值所在。如今,经过2年多的闭馆维修,祠内古建筑均已恢复了古香古色、美轮美奂的原有风貌。其中,以披风榭知名度最高。披风榭系南宋嘉定年间所建,后来因年代久远,亭榭无存。清光绪二十四年,眉州人为纪念苏轼、陆游、魏了翁,重建了披风榭,其坐南朝北,重檐歇山式,一楼一底。历经上百年的披风榭受“4·20”芦山地震影响,整个建筑向西南方向倾斜大概15度左右。为了还原它的风貌,施工方对屋面进行了拆除,只留下了框架,之后采取绳子拉伸、木梁顶等方式扶正屋架,更换糟朽木构件,填补支撑点,历经一个多月,才使其恢复风貌。如今的披风榭,新装上阵、“正直不阿”,更显谦谦君子之风,坐在披风榭里,看着对面的三苏盘陀坐像,就像经历了时空穿越,回到曾经的记忆里。

  在三苏祠保护维修过程中,本着对文物的尊重,尽最大努力保护其所有价值,做到最小干预,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予以保留,归安加固即可,对一些修补后可继续使用的结构尽量修补使用。如南大门室内外、东西厢房室内、云屿楼室内外以红砂石板十字缝墁铺,与原风格一致,保存原青石板,墨庄恢复成原有的木地板,披风榭、瑞莲亭、绿洲亭、来凤轩四周(墨庄金柱外)改为檐廊。东厢房檐廊后廊恢复为原有三合土,歪闪变形甚至断裂的灰塑脊饰,采用了分段揭取方法,修补后归安加固。


披风榭

  为保持三苏祠古建筑群的原始风味,整个维修工作坚决执行“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制”等原则。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对16处古建筑进行文物本体的全面清理、加固和维修。

  据三苏祠园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介绍,为了让三苏祠恢复古香古色、美轮美奂的原有风貌,此次三苏祠文物古建维修采用了三合土地面制作、竹编夹泥墙编制、锤灰及灰塑脊工艺、空斗墙的砌筑等传统工艺,其中三合土这种传统工艺,使用年代可以追溯到秦汉古墓。三苏祠所用三合土是四川常用的传统三合土,釆用石灰、碳渣、瓦渣混合制成。“要不停地用铁制砍刀砍扎三合土,直到砍出浆水来才算合格。”维修工人杨家兵说,制作三合土的工人大约有三四十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用砍刀不停地砍扎三合土,看似轻松,但一天下来,手臂总是酸痛得不行。


俯瞰三苏祠

  然而,让人无奈的是,尽管工人们如此辛苦,但一个人一天也只能制作一小坨合格的三合土。如此地精工细作,成品自然不凡,当工人们将三合土铺在地上,并用卵石磨光,制成后的三合土地面表面光洁如镜,结实耐磨……经过2年多的努力,事实证明,“坚持保护性维修”这一宗旨是完全正确的,正如专家所说,眼前依旧是那个熟悉的三苏祠,但它不只更“健康”了,更“安稳”了,还恢复了它在明清时期的风采。


船坞

  用匠心调整园林  更好融入三苏文化

  闭馆维修后的三苏祠,让人震撼的不只是16处历史悠久的文物古建筑,还有其独具特色的园林。4月9日采访当天,正值海棠花开之时,微风吹过,片片花瓣飘落在草丛和流水之中,让人不禁陶醉在这落红成阵、缤纷飘拂的美景之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可以说,整修后的三苏祠园林一步一景,每景皆不同,都可入画。

  要展现三苏祠此番美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飨殿

  受“4·20”芦山地震影响,年久失修的三苏祠内,建筑屋架倾斜、驳岸垮塌、山体开裂、基础管道损坏……优美古朴风貌荡然无存,亟需对其进行修缮和梳理,使其恢复“健康”,再现曾经的优美环境。在各方的关切下,2015年10月,三苏祠进行园林区环境整治,主要内容包括山体加固、水体疏导、道路修整、园林建筑维修、植被梳理、基础设施完善等。

  这些工程,每一个都需匠心打造,才能呈现出最美的姿态,就拿三苏祠里的水来说,便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成功的。水,是三苏祠的一大重要景观特征,俗语称“三分水”。据林小平介绍,为了让三苏祠内的水更清澈、更灵动,此次整治中,首先对排污管道进行了维修,以柔型波纹管替代渗漏严重的砖砌排污暗渠,解决景观水体因渗漏而受污。其次,对祠内局部水域进行清除淤泥、拓宽沟渠面积,同时,增设了水泵房3处,提高局部水位,使整个园区景观水域循环流通,注重水岸形态、水生植物和水体景观的协调。经过治理后,祠内水域面积达到了12522平方米,水质达到了相应理化指标和感观指标,水面空间开合有度,水景与建筑、植物相映成趣。

  不仅如此,在三苏祠园林环境整治时,整治人员以文物保护思想为指导,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进行局部修复调整,提升现有的景观环境,力争在保持园林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景观调整,融入三苏文化。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三苏祠园林在整治时,修复连鳌山、八风山、桂花林、楚颂园等景观节点;对后期加建的水泥亭廊进行拆除,改建为具有文化内涵的苏祠廊等景观小品;根据现有的景观和四川传统的造园手法,对道路局部走向进行调整,使其曲折有致,步移景异。

  进行调整后的三苏祠园林可谓是美不胜收,达到了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桂花林、楚颂园、海棠园、水杉林等文化景观与三苏父子有着极深的渊源。“苏东坡要是能看到现在的园子,他也会开心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张宗荣激动地说,三苏祠园林在保持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对景观进行了调整,更好地融入了三苏文化,让其功能和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洗砚池

  运用现代展陈艺术  让三苏文化“活”起来

  人们来到三苏祠,除了欣赏历史悠久的文物古建筑、步移景异的三苏园林,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三苏父子一家的故事,感受其中的文化熏陶。展陈设计团队通过解决古建园林与现代展示需求之间的矛盾、三苏生平事迹在有限空间的取舍、三苏文学艺术作品在公众教育中的传播策略等一系列问题,终于让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的三苏祠、三苏纪念馆绽放出全新的时代光芒。

  漫步三苏祠,记者发现原来的御制石碑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从耳房搬到了前厅,显眼地矗立在那里,向游客展示着三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三苏祠厚重的历史底蕴;著名的木假山也多了《木假山记》,向游客讲述着它的来历和典故;快雨亭、云屿楼、式苏轩、消寒馆等单体建筑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珍藏着与三苏父子有关的诗词歌赋,无不在述说着三苏父子一家在这里的学习生活故事。

  对此,三苏祠博物馆重建文化顾问王晋川说,经过展陈改造提升,三苏祠将完全不同于以往形象。届时,其将是一座“家庙”古祠堂,苏家的内容将更为丰富,即侧重于文物、故事、环境的有机结合,将文物融于故事,将故事融于环境,形成展览空间与古祠堂建筑园林之间的自然融合。走进古祠堂,仿佛步入北宋眉州纱縠行的苏宅故居,苏母教子、兄妹猜谜、父子读书、木假山等苏宅掌故一一以故事化、情景化的方法呈现,而最真实、最质朴、最贴近生活的三苏形象,也就通过有趣的故事场景被塑造出来。


消寒馆

  “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呼啸而至,在这危急关头,苏轼舍生忘死,率领军民疏浚河道,抵御洪水……”走进三苏纪念馆,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通过新颖的展陈理念,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等方面一一展现出来,人们对三苏父子的了解也逐步深入。其中,场景化的表现形式最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苏轼“徐州抗洪”的故事也得以完美展现。

  “与三苏祠古朴厚重的传统展示风格不同,三苏纪念馆则力求突出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创新。”四川大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所李林表示,根据现有展示空间和展示资料进行合理规划,大胆突破传统的“年谱式”展示方法,通过场景化的构建,将三苏人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集中展示,形成人物、故事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的陈列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五大经典场景的构建,让人们来到这里,就能读到三苏、对话东坡。


古祠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