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公共服务触角 圆了贫困女孩幸福梦

24.08.2015  11:30

两室两厅一厨一厕,够宽敞的了,住进小洋楼好舒服哇!”8月3日,恩阳区“观音井—下八庙镇统筹城乡示范片\钱库村18岁的黄春梅说,年前搬进了新家,现在在村里产业园里打工,“村里产业发展得很好,我要在园区好好干,挣钱为爸爸治好病。

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下八庙镇统筹城乡示范片”,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机构、人员和职能下移,按照“1+6”模式建好村级组织、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合调解、农家购物等公共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困难。

——住进农村廉租房,圆了黄春梅新居梦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下八庙镇钱库村住进农村廉租房的黄春梅说。“过去住在三间土坯房里,墙体裂缝可伸进一只手臂。逢雨天,坛坛罐罐都找来接漏。”年仅18岁的黄春梅说,她出生才1月遭亲生父母遗弃,时年50岁的黄年成收养了她。几年后养母去世,2009年养父中风,这一切让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2010年,为照顾养父,她放弃学业挣钱养家。

观音井—下八庙镇统筹城乡示范片按照“统筹城乡、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1+6”扶贫工程,借鉴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模式,创新巴山新居建设机制,在聚居点配套建设农村廉租房,切实解决和改善特困农户住房问题。该片已建成廉租房33套,其中钱库村8套、凤凰包村16套、安居村6套、观音庵村3套,每户有60平方米,已入住28户。

  在黄春梅的新家里,虽没有看到像样的家具,但是雪白的墙壁、洁净的地砖、整齐的家什摆放让人感到家的温馨。“一个月只交50元的租金,60个平方,划算!”黄春梅说。

——园区就在家门口 挣钱顾家两不误

  让黄春梅高兴的,不仅仅是搬进了新家。“在家门前打工,可以照顾行动不便的爸爸。”站在黄春梅家的窗户前放眼望去,成片的猕猴桃苗长势喜人。黄春梅说,她平均每个月能够在园区做15天工,每天可挣70元,每月至少有1050元,低保金每月有80元,政府给他养父办理了五保,每月五保金250元,再加上其他临时性收入,一年收入近两万元。

  黄春梅说:“去年存了3000多元,今年我想存8000元,其实钱多钱少无所谓,关键还能照顾爸爸。

——家门口享受一流的医疗服务,看病不再难

一年前,村里卫生室没有专门阵地,看病只能在村医家里,问诊、治疗全在一间屋,条件极为简陋。同时,医疗器械也缺乏,很多病根本就没法检查治疗,老百姓只有‘舍近求远’。”正在恩阳区下八庙镇凤凰包村卫生室做体检的黄春梅父亲黄年成这样说。

黄年成中风后行动一直不便,需要定期检查用药,以前做检查治疗要到镇卫生院,甚至去城区医院,现在在村卫生室就可以了。改造后的下八庙镇凤凰包村卫生室实行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公共卫生室“五室分离”。诊断室里,各种制度醒目上墙;药房里,各种药物分类摆放,井然有序;观察室内,空调、电视一应俱全,病人休息的坐椅、床铺干净整洁。

近年来,恩阳区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工作摆在改革发展的前沿,把先进医疗设施和优秀医技人才辐射到基层,构建农村、乡镇、城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已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46个,农村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小病不出村”已成为现实。同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1055名乡村医生与辖区居民签订契约式服务协议,免费为居民提供计划免疫接种、妇女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行购买式服务,依据绩效考核,采取财政定额补助、基本药物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补助等“四个一部分”措施,解决乡村医生服务报酬,并积极谋划村卫生站实行信息化,门诊费用可直接联网报销,到时会为群众带来更多方便。

——农家书屋学知识,宽带上网开网店,学技术不再难

村上的农家书屋里书真多,我没事的时候都在这里看书”,看到黄春梅正在书屋里查找有关猕猴桃种植技术的书。

凤凰包农家书屋大概有60多个平方,里面有2000多册书,一周开放至少5天,每天至少4个小时,根据季节和群众忙时闲时来定。基本上平均每个月有70-80个人来借书,种养殖、保健方面的书借得要多一些。农闲的时候借书的人多一些,忙的时候借书的人少一些,管理书屋的何定勇这样介绍道。

村支书张明书说: 我们利用“宽带乡村工程”,给她家免费配了电脑,安了宽带。每个月电信给她家免费提供99元套餐,让她开网店创业,直到脱贫为止。同时,产业园区还定期开展猕猴桃技术培训,对黄春梅这样的贫困户学点技术。”

两年来,该片区采取连片推进、产居一体、精准扶贫的办法,引导贫困户发展1500多亩猕猴桃、1600多亩葡萄、银杏500亩;规划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8个,已建成聚居点4个、新居367套,配套建成农村廉租房33套;改造、修缮土坯房492户,占这个区域所有土坯房改造的55.1%;该区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9户1638人,现已脱贫227户806人,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