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大人】康德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是内心的追求

21.05.2019  01:42

康德灿教授,196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曾任四川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农艺系专业基础课教研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四川省食用菌协会会员。代表著作有《蘑菇麦粒菌种制作新技术》入选《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金针菇平菇菌丝体富锗水培试验》在首界当代领导者管理艺术丛书优秀论文评审大会上,荣获二等奖。

动荡的岁月里始终热爱学习

73岁的康德灿老师住在西南科大西山校区。房子是老建筑,房间窄小,家具简单,干净整洁,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康德灿的头发染过,看起来人显得年轻。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白色衬衣袖子高高挽起,平和儒雅中又不失干练。康德灿的老伴身体不太好,于是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都是他在打理。

在康德灿的童年记忆中,躲避战乱到处搬家是主调,一直到抗战胜利后他们家才迁回成都。幼年时期的康德灿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但有对知识的渴望。在学习时为了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经常跑到离家不远的文殊院林子里找个青石凳看书学习。1963年,他考入四川大学生物系学习。

就在同学都为考取了学校而高兴时,他却为自己考取了学校而焦虑,困扰他的是分数过高。他原本想学医,但学医的分数要求低很多,于是只好去了生物系。“未来一切学科向生物靠拢,生物是万金油。”老师的悉心引导改变了他的想法,渐渐地,他喜欢上了生物。1966年,宁静的学习环境被文化大革命打破,他的学习不得不中断。1968年,他去了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实习,接触到了对自己后来生活影响深远的微生物。

1970年5月份,康德灿来到绵阳地区接受再分配。在等待的两个月时间里,他边学习边等待分配。“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对口。”他回忆起当年的一些口号:“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厂。”具体能分到什么单位,个人没法做主,他只盼能够专业对口。后来,他被分到了略显偏远的青川县城。那时候交通不便,要从绵阳先坐火车,再转汽车,足足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康德灿留到了青川县卫生防疫站(现疾病控制中心),从事微生物和生物化学检验工作。在这个小县城,他与微生物再续前缘,还收获了婚姻。初来乍到,他的感觉是什么都没有,于是只好白手起家。他组织筹建检验室后,才算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可他并不是学医出身,只能在自我钻研与相互学习中进步,熟悉饮用水、食品卫生、传染病检验这些工作。

   

结缘西南科大爱上三尺讲台

1978年,康德灿已过而立之年,却迎来了一个他带薪返校校进修的机会。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长期以来勤奋学习,不抛下学习,给他打下了深厚基础,积累了大量知识。他考上了进修班,重返川大学习两年。毕业后,他再次面临职业选择问题。在成都土生土长的他,难免会对成都这片土地怀着深深的爱,但是并未能成功进入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他只好重回青川。

不久他就等到了“东风”。 中央发布文件,要求必须支持知识分子更好发挥作用,实现专业对口。正巧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现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以下简称绵阳农专)要招聘生物老师,他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实现了职场跳跃,于1981年8月正式来到绵阳农专任教,开启自己20多年的教学生涯,也开始了与西南科大的故事。

刚到绵阳农专时,由于没有课堂教学经验,他首先从上实验课做起,跟着川大农学院的校友、老前辈熟悉教学。康德灿以前一直在防疫站工作,从事的是医学检验,对农业微生物的了解不多。所以学校就将他送到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进修,一方面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习更多专业的农业微生物知识,拓展知识面。在这一次的进修中康德灿收获满满,土壤微生物、农业微生物、食用菌等都是他系统学习的范畴。此外,华中农大的学习氛围也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在华中农大进修期间,康德灿既是学生,又是老师,他的一些感悟是别人难有的:“那儿的学生好学爱钻研,学风优良,教师的视野很宽广。”这些经验和感悟给他返校后的教学产生了不小影响。

   

把“林黛玉”请进课堂

1983年康德灿进修结束回到绵阳农专,开始着手研究食用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同时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第一堂理论课农业微生物在3月份开课,至今他仍清晰记得,开班学生有80多人,看上去都很亲切听话。但教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过5周的教学后,康德灿遇到了瓶颈。在课后与同学们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同学们对课堂知识感到复杂吃力。他意识到或许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他一心想着把课本上的知识毫无保留传授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接收能力。

严谨、认真、负责的康德灿绝不允许自己教不出好学生,他开始探索一套适合学生也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太复杂的东西删繁就简,不懂的、细节的、太深的东西自己研究后再单独辅导。另一方面,教育贴近生活,将十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抽象和具体,实例与理论结合教学,以增加学生知识面,让教学变得形象、简单、生动。

结核杆菌会产生什么症状呢?你们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体娇弱,经常咳血,最后还吐血而亡,她就是感染了结核杆菌。”同学们一下理解了这种病菌的威力。这样的讲学方法,既有生动的意境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使课堂增加无限乐趣。有丰厚的学识积累,加上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康德灿后来的课程不仅在学生们中间好评如潮,也获得了像”四川省教育成果二等奖”这样的不少奖项。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是发自内心的追求

谈到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科大精神,康德灿很有感触。“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这样的精神普遍存在,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追求。”在绵阳农专时期,学校一贫如洗,“教学楼都没像样的。”学校的实验室是公用的,实验器材设备少。更为艰难的是,各种实验标本都得自己一手准备。测根瘤菌需要的根瘤,他自己出去野外采;教生物学的时候,要研究生物细胞,他就自己步行去牌坊沟冻精站取奶牛冻精;研究血细胞时,他就自己带头采手指血、耳垂血,然后才有一些胆大的学生献血。

1995年绵阳农专改名经专的期间,农学系和园艺系合并为农艺系。他不仅留在教学一线,开设病毒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门课程,还先后担任微生物教研组组长、生物基础课教研室主任。2001年西南科技大学正式组建成立,迎来了西南科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今西南科大的卓越成就都和这次组建密不可分。作为亲身经历的一线教师,康德灿连用4个“”来表达他的真实感受:“合并组建后,对大家都是好事嘛。学校更大!名头更大!师资教学力量更强!发展前景更广!

   

保持初心收获满满

在教学中,康德灿一直保持初心,能够换位思考、思学生之思。对学生来说,取得优异的课堂成绩和在第二课堂得到良好发展,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但在康德灿这里,这样的矛盾并不存在。康德灿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名为贾旭,在校期间贾旭担任着生命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川大生化专业的研究生,而现在还成为了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康德灿认为,只要合理分配时间,有热情有毅力,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就能够两不误。

康德灿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指引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给予学生一些指导。每年毕业总有部分学生因找不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工作而苦恼,因发挥不了自己应有的能力而心烦。这时,康德灿就会竭尽所能帮他们寻求到适合他们的舞台。安敏,食品专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时感到迷茫,因为她不想打工,而是想要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找到康德灿商量。康德灿了解安敏的实力与特长,不建议她直接创业,而是先打工,积累经验。最终安敏在德阳罗江一家食品加工公司找到了适合她的位置,现在安敏的年薪已经达到十多万。这些都只是康德灿善待学生的缩影。值得欣慰的是,许多毕业生在他帮助下小有成就后又会尽他们的能力帮助下届毕业的学弟学妹们,这样通过学生间的阶梯互助交流,又可以帮到不少学生。

康德灿在退休后由于与学生关系良好被安排到关工委工作,同时他还担任了组织部特邀组织员,继续为学校、学生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康德灿年过六甲时,会频繁出现在课堂后面听年轻老师们讲课,与老师们讨论更好的教学方法,或者在老少共建活动中为同学们解难答疑,与他们一起畅谈未来。

康德灿一直坚持着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深耕细作,有所收获。他撰写了10多篇论文,并且多篇获奖。代表著作有《蘑菇麦粒菌种制作新技术》入选《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金针菇平菇菌丝体富锗水培试验》在首界当代领导者管理艺术丛书优秀论文评审大会上荣获二等奖。他与公司合作发明的食用菌除氨杀菌剂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教学方面,他也获得了诸多成果,参加编写了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食品微生物》,1995年12月在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评奖中评为国家教委二等奖。除了官方认证,“民间”也流传着不少关于康德灿的传说,学生自行评选的西南科大教师龙虎榜上,康德灿的名字位列其中。讲到这些时,康德灿总是自豪的笑着,因为这才是几十年教书育人的意义所在。

(吴安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