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四川农业获丰收 但肉类总产量减产

05.11.2015  11:01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4日讯(记者 戴璐岭)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四川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四川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并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投入等方面加大向农业倾斜力度,进一步夯实扶贫攻坚工作,实现了前3季度四川省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加大投入力度 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据了解,为确保2015年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四川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1-3季度,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农业专项资金342亿元(含中央补助金254亿元)。其中,惠农补贴资金,146亿元,农业发展资金30亿元,扶贫资金48亿元。同时,为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推出了“1+4+4”财政扶贫政策体系;改进了惠农补贴政策: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直补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保护。今年已下达78亿元的农业补贴资金保护耕地和粮食生产,为2015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3季度,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3%,增速同比减缓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87.1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同比减缓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

  2015年四川省粮食恢复性增产、主要经济作物总量进一步扩大,林业和渔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畜牧业中生猪生产降幅减缓,草食牲畜和家禽生产形势良好,为1-3季度四川省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支撑。

  据了解,今年,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努力稳定农作物面积的同时,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并提前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控,加之今年整体气候条件好于上年,为农作物单产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确保了今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1-3季度四川省农业实现增加值1986.1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加快0.4个百分点,比四川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粮食恢复性增产。预计全年粮食单产5368公斤,比上年提高150公斤,增长2.9%。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粮食产量的增产。预计全年粮食产量3463.3万吨(693亿斤),增产89.4万吨(17.9亿斤),增2.6%。其中,小春粮食601.7万吨,增产11.1万吨(2.2亿斤),增1.9%;大春粮食2862.6万吨,增产78.3万吨(15.7亿斤),增2.8%。21个市州中,除成都市减产外,其余20个市州均不同程度增产。

  主要经济作物继续增产。油料、蔬菜、药材、茶叶、水果等五大种类实现稳步增产。初步统计,2014年四川省油料作物产量307.4万吨,比上年增产6.6万吨,增2.2%;蔬菜4227.3万吨,增产158.0万吨,增3.9%;药材43.8万吨,增3.5%;茶叶24.8万吨,增6.1%;水果882.3万吨,增5.0%。

   林业重点工程推进顺利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林权流转体系,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更高,林业重点工程推进顺利。前3季度,四川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475万亩,为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79.2%;培育林业产业基地260万亩,为年度计划的86.7%。1-3季度四川省林业实现增加值89.0亿元,同比增3.1%。

   生猪降幅减缓 其他畜禽稳步发展

  受2013年末开始的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生猪生产上半年出现较大幅度减少,随着生猪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养殖户重拾养殖信心,3季度生猪出栏降幅明显减缓,由2季度的下降6.7%变为下降2.6%,回升4.1个百分点;出栏牛、羊、禽、兔分别增长5.9%、3.9%、2.2%、2.7%。由于四川猪肉产量占比高达75%左右,虽然生猪生产降幅减缓,四川省肉类总产量仍然减产。1-3季度四川省肉类总产量464.5万吨,减1.7%。其中,猪肉产量322.6万吨,减3.5%。受生猪生产下滑影响,1-3四川省畜牧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0.5%,比四川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平均增幅小3.0个百分点,并由此影响四川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少增0.7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渔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使渔业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生产规模扩大,1-3季度四川省新增水产养殖面积4.9万亩,苗种生产及投放分别增长4.5%和3.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8.3万吨,同比增长4.7%;二是养殖模式结构更趋合理,新增稻田养鱼4万亩,名特优比例达到28%,提高4.5个百分点;三是效益提高,大宗水产品综合出塘价每公斤11.5元,同比上涨3.0%。1-3季度四川省实现渔业增加值96.9亿元,同比增长4.6%,比四川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快1.1个百分点。

   减贫增收及扶贫攻坚扎实开展

  截至8月末,四川省已安排下达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9亿元。全面启动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5年年度实施方案》、大小凉山“十项扶贫工程”及之外的彝家新寨建设;扎实推进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试点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安排了33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每个村补助100万元的项目已经启动;向贫困户发放了农业生产发展小额贷款15.9亿元,52576户建卡贫困户从中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建档立卡时净增1124元,增幅达41%。

   农村经济主要呈现4大特点

  四川省统计局表示,当前四川省农村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出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加工快速发展、农村投资大幅度增加、农村市场消费活跃等特点。1-3季度四川省主要农产品中除水果、牛、羊下降外,粮食、蔬菜、茶叶、毛猪、家禽,水产品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而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政策指引下,各地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协调解决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推动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精制茶、酿酒、粮油、肉食品加工等快速发展。据统计,1-3季度,四川省生产冷冻蔬菜1.3吨,同比增长90.7%;果酒及配置酒0.7万千升,同比增长40.0%;精制茶10.0万吨,同比增长13.6%;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155.6万吨,同比增长11.2%。

  此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扶贫开发攻坚力度的加大,在国家加大对农村民生工程投入的同时,民间投资也异常活跃,推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3季度四川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4.8亿元,同比增长29.5%,比四川省快18.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8%,比四川省民间投资增速快30.3个百分点,比四川省第一产业投资快19.0个百分点。

  随着惠农、强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加之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农村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据统计,1—3季度,四川省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34.2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1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乡村增速比城镇快1.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