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2200余人用了4分14秒

12.05.2015  20:05

本网讯   刘蓉摄影报道   “5月12日上午9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广汉校部所在地附近区域发生里氏七级地震,震感强烈。时值期中考试期间,2200余名学生在图书馆内紧张备考。学生遍及图书馆2楼及以上楼层的阅览室、自习室。

尖锐的蜂鸣式警报器响起。图书馆地震预报系统自动切换到广播系统,向全馆所有区域进行预警播报:

大家不要惊慌!不要拥挤!不要乘坐电梯!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至图书馆外安全位置。二、三楼的读者,请按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向馆外撤离;4楼及以上的读者,不要慌乱,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卫生间内,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并尽可能用书本或其他物体,保护头部。地震预警1分钟,第一波强震结束后,4楼及以上的读者有序紧急疏散......

2200余名师生员工用了4分14秒,从图书馆内疏散到金瓯广场的空旷处。

广场外,救护车,消防车,消防气垫严阵以待。一名疏散中受伤的学生被同学送上救护车;消防车向图书馆内有‘火情’的部位喷洒高压水龙。”

这是中飞院“5.12防灾减灾”应急综合演练中的情景。德阳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李刚,广汉市市委常委王居中,中飞院党委书记陈布科,党委副书记解根怀,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黄清文等领导以及广汉市部分学校、单位有关人员全程观摩了演练活动。

接下来,全体人员在金瓯广场进行了演练讲评。黄清文在讲话中指出,自然灾害不可抗拒,有时甚至不可预见。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办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对人员进行安全疏散。他希望同学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危急情况下逃生救护的本领。

李刚和王居中在讲评中,肯定中飞院的演练预案充分,疏散迅速有序,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他们同时也希望同学们通过更多的演练,做到疏散更加及时、迅速。

4名飞行技术学院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演练活动后接受记者采访。他们表示:虽然是“”,大家也“”得很认真:比如在“装备”上,大家都选择了轻便的服装;对疏散程序也提前做了“功课”,所以跑“疏散流程”时,对动作、要求烂熟于心。一名绵阳籍的同学结合7年前自己在“5.12”大地震时的经历,建议说,一年一度的演练非常必要,甚至可以更加“逼真”,例如在紧急气氛的营造上,在演习“情节”的设计上,可以更加自然、真实。

据悉,为了提高学校大型公共区域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中飞院每年都要开展应急演练。

2200余名学生用了4分14秒紧急撤离图书馆

演练后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