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十大就业城市成都跻身前三

11.08.2014  11:38

        核心

        提示

        由赶集网和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应届生就业研究报告》显示,仅有21.7%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北上广,成都跻身2014年应届毕业生十大就业城市第三,仅次于广州和北京,超越了深圳和上海。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到了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在全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成都计划至2014年底,成都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以往,毕业后能到“北上广”或是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工作,是众多大学毕业生的理想。但这一“孔雀东南飞”的景象正在发生改变。

        近日,由赶集网和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应届生就业研究报告》显示,仅有21.7%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北上广,成都跻身2014年应届毕业生十大就业城市第三,仅次于广州和北京,超越了深圳和上海。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十大就业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成都、深圳、上海、郑州、重庆、杭州、南京、西安。

        众所周知,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到了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在全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成都出台了《成都市2014年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计划》,计划至2014年底,成都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上半年成都已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多重政策吸引毕业生来蓉。

        据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杜彬表示,该校除考研、留学、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学生外,剩下有60%的学生都留在了成都。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阮永生介绍,西华大学近年有50%-7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

        而很多热衷创业的大学生已在成都尝到甜头,他们或得到资金支持,或得到场地帮助。对此,成都各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认为,成都和北上广的差距越来越小,它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创业的平台非常好。

        截至目前,全市共实现大学生创业5000余人,带动就业40000余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实现产值近50亿元,诞生了一批向产业高端迈进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成都,缘何吸引人才西南飞?

        看政府举措

        出台多重政策 留住本地人才吸纳外地人才

        成都受到毕业生青睐,得益于良好的就业环境。其中,除了市场广阔与资源丰富外,更与成都惠民利民的就业创业政策密不可分。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人社局获悉,2014年成都已相继出台多项务实而创新的举措,不仅吸引本地大学生留蓉就业,更成功吸纳了大量外地人才抵蓉发展。

        首提兜底援助:

        “不挑不拣”48小时内实现就业

        赶集网在就业报告中就提到,应届生就业偏好依旧是事业单位、国企等,心仪岗位依旧是行政、管理等光鲜的白领类,所以一部分应届生就业困难的症结在于“高不成低不就”。而成都上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则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并拿出了创新办法。

        根据《意见》,今后在农民合作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纳入成都市基层服务项目范围,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笔试成绩将按基层服务年限获得加分。每满一年加2分,最高不超过8分。市域内小微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将按规定给予企业不超过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等。

        此外,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了灵活就业的,在两年内将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而对于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成都还首次提出兜底援助,实行“一对一”重点帮扶,确保其“不挑不拣”48小时内实现就业,包括一些公益性岗位。

        鼓励吸纳就业:

        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见习基地可获奖励

        很多毕业生反映,想进大企业屡屡受挫,不仅是因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也因为自身欠缺工作经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成都市在《意见》中提出,鼓励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基地的,市政府给予10万元的奖励;连续两次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基地的,市政府再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同时,《成都市2014年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计划》提出:立足成都市和“天府新区”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大力开发智力密集型就业岗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高端就业。集中开展“特大型人才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等人才服务专项活动,搭建供需平台。目前,成都市提供免费职介人力资源的服务机构共192家,699家单位在成都公共招聘网发布岗位招聘信息1.23万个。

        培育创业土壤:

        毕业5年内创业都有机会领政府补贴

        成都优良肥沃的创业土壤,也给创业人才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优的成长条件。

        《意见》鼓励各类高校、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研院所、孵化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对于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还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励。

        对于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内孵化的创业项目,经学校和就业部门确认,给予创业团队或项目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同一领创主体有多个创业项目的,补贴最高可达10万元。其中包括开设网店,符合条件也能获得1万元创业补贴。

        创业解决的不仅是自身事业,更能带动起更多就业。在成都,创业吸纳就业更是有着鼓励措施。满足一定条件的创业企业,对其吸纳的人才,可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单户企业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听企业心得

        吸引精英人才

        成都本身就是一张名片

        在众多应届毕业生涌入成都时,一些外地精英人才也纷至沓来。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汽车、电子信息、制药行业相关公司时,他们纷纷表示:成都这张名片本身就是吸引就业者的重要因素,同时公司本身的发展潜力和为求职者创造的成长空间,也最被员工看重。

        大数据公司:

        发展潜力引来北上广精英

        今年6月,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副总裁:42岁的高先生。他曾是国内最大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在北京拿着至少七八十万的年薪。旁人疑惑不解:“为何要舍弃北京的一切来到成都?难道这里的待遇比北京还高?

        数联铭品CEO曾途听完笑着说,“我们公司去年才成立,还在发展壮大阶段,暂时给不出那么高的薪水。”那么,这个年轻的公司凭什么能吸纳各地的精英人才?对此,曾途很自信:公司的发展潜力。

        在大数据日渐走红的今天,数联铭品摸准了时代脉搏:基于大数据挖掘,为金融机构、传统企业提供咨询营销服务,使用多渠道非受控的海量数据为客户提供可量化、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而成都也在这股潮流中趁势而上,医疗、金融、IT等行业纷纷试水“大数据”。

        “未来可预期的回报,并不能用眼下的薪水来衡量。”曾途介绍说,在招揽人才方面,他们不仅考虑四川籍的人才,也将目光瞄准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目前数联铭品在成都的近50个员工里,有38个来自外地。在这些员工中,既有麻省理工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硕士,也有清华本科的高材生。

        汽车科技公司:

        特别向求职者介绍成都魅力

        在招聘中,除了看公司的发展前景,工作城市和相关福利待遇也对求职者有莫大吸引力。比如,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就会特别向求职者强调成都这个地域因素。

        该公司总经理吕济明博士介绍说,公司内近20%的员工是外地人,平均年龄在25岁到30岁之间。“我们常跟对方说,成都是个好地方。”吕济明告诉求职者,这里很宜居、在副省级城市中生活压力小、经济形势蒸蒸日上,机会潜力大,而这些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同时,结合经开区引进人才的政策,只要是公司的骨干,每月就可领取1000元的补贴解决居住问题,可连续领取3年;如果人才本身的资质好,还可帮助他申请成都市的人才项目,争取到更大的扶持。如今,来自吉林大学、同济大学这些国内汽车专业顶级高校的外地精英人才都纷纷加入了该公司。

        制药公司:

        人才培育机制引来研发人才

        从2013年起,科伦药业开始了一项人员扩增计划,特别是科伦药物研究院人员的规模,计划在近三年内扩增至500人左右,同时还将在天津、苏州建立分院。该公司研发人员从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就从160人增加到了400人,这新增的240人是怎样引进的?

        科伦药业人力资源部黄梅给出了答案:“良好的保障、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和人性化的关怀。”首先,公司会通过予期权、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金等多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到岗,并且这些人才进公司后,不会停止职业成长,“我们会定期聘请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展开培训和讲座。”科伦的员工,每年还有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或交流活动的机会。同时,暖心的关怀也会让员工对公司产生归属感,科伦为帮扶家庭遭受困难的员工,设立了“爱心互助基金”,该基金自设立到今已帮扶了数百名患重病或遭受意外事故的员工及员工家庭。

        听师生感慨

        良好平台和人文环境

        让毕业生不想走

        零点校园网的创始人之一钟斌,2010年大学毕业,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工作了8个月后,他回到四川创业,而成都的创业政策是吸引他回乡的主要动力。跟钟斌一样,很多热衷创业的大学生已在成都尝到甜头,他们或得到资金支持,或得到场地帮助。对此,成都各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认为,成都和北上广的差距越来越小,它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创业的平台非常好。

        零点校园网目前已覆盖到600多个高校,800多家加盟店,年均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钟斌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初是成都良好的创业环境打动了他,“我们进驻金牛区大学生创业园,有很多优惠,创业成本低。”在创业园内第一年享受免费公寓和办公室,第二年有50%的优惠。他们还曾获5000元大学生创业补贴,去年在园区帮助下,又获得200万元天使投资,后续盈利还将有税务优惠。

        像钟斌一样,四川农业大学2014届硕士生李刚诗和西南交通大学2014届本科生胡溪也在创业。目前,李刚诗在双流开办的宠物医院已获得5万元的“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业补贴”、1万元的“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和一定的税务优惠。而给老人写传记的胡溪,同样获得了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她表示在成都创业,各方面条件都支持,“让大家很有信心。

        而说起成都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各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们认为,这和成都飞速发展的经济密切相关。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杜彬表示,现在成都有超过200家世界500强,各区县工业园区的建立,也搭建了越多越好的就业平台。在政策支持上,提供岗位、双选、落户等政策早已在成都实现。成都尤其重视大学生创业,配套了一系列优惠措施。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阮永生则表示,和北上广等城市相比,成都同它们的差距在缩小,而成都的文化、生活节奏更有魅力。

        杜彬感叹说,他以前在北上广的很多同学现在都回到了成都工作,“成都房价适宜、生活消费水平适宜,待遇也不差。”作为天府之国,成都的人文地理环境非常吸引人,“这真的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很多外地学生都希望留在这里。

        90后毕业生就业那些事儿

        2014年应届生期望的平均起薪为2606元,较2013年略有提升。虽然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水平仍有落差,但是与2013年相比,这两者的差距有了大幅度的减少,降低期望,愈加实际成为了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一大特点。

        应届毕业生就业偏好依旧是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单位,而心仪岗位仍是光鲜的白领类,所以一部分人就业困难的症结在于“高不成低不就”。而成都出台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并拿出了创新办法。

        虽然北上广深依然是最热就业城市,但从全部应届就业人群来看,人们的选择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只有21.7%的人选择了坚守“北上广深”。综合就业现实来看,二线城市的就业难度和工作机会比较均衡,因此成为应届生就业最热门的城市线级。

        在互联网信息快速到达的今天,网络求职已经成为了90后应届生找工作的首选渠道。这一方式也使得原来二三四线城市很多待遇不错的工作浮现出来,从而推动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据来源:赶集网和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应届生就业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赶集网每日近千万用户访问积累的平台数据,由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与研究撰写,共回收来自全国各地355158份有效问卷,覆盖68个大中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