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世界点赞中国贡献
来自法国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在协和广场热烈欢迎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本报记者 李永群摄
“欢迎您专程前来保护地球!”11月29日,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主会场内,这样的中文欢迎标语让人备感温馨。
当天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黎,出席大会开幕活动。这表明中方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也是对法国办好巴黎大会的有力支持,将为推动巴黎大会如期达成协议作出中国贡献。针对中国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的重大贡献,国际社会纷纷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中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贡献者,是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者,是国际气候谈判多边进程的积极推动者。
自主贡献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今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促进全球气候治理,符合中国发展内在要求,自主贡献承诺体现出中国为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标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赞赏。
“这是非常重要的减排承诺,”法国总统保护地球特使尼古拉·于洛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承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让更多国家做出承诺。世界自然基金会法国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皮埃尔·卡内认为,中国的自主贡献文件表明,中国准备在环境保护领域大展身手,堪称榜样。
法国环境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弗兰克·勒科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是其作出的重大承诺,这本身就是一个利好消息。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趋势与目标要求一致,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的目标不但显得更有约束力也非常务实。
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法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气候项目负责人托马斯·斯潘塞认为,中国的自主贡献目标是严肃认真的,并具有雄心,中国所做的努力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巨大。“中国在自主贡献文件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如何通过具体措施实现减排目标,这一点意义重大”。
气候行动网法国分部专家认为,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非常积极的努力,这与一些身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西方大国不愿承担自身责任的做法截然相反。如今,中国已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卡伟·扎赫迪认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表明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中国立法机关正在着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法律保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引领世界加速向低碳发展转型
多年来,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转型。在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的基础上,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首次把“绿色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命运共同体,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国际社会倡导绿色发展之路。可以说,中国正在引领世界加速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大会会场开放后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展示出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领导力,中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金融,坚定地向世界传达着一个信息,那就是这种绿色转型完全有可能实现。
“中国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对本报记者表示,2014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33.8%,而同期发达国家下降幅度仅为15%左右,世界平均水平则是原地踏步。可以预测,中国以这样的速度前行,到2020年一定能实现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的下降40%至45%的承诺。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订统一的碳价格是此次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谈判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碳定价政策,比如中国已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对碳进行定价,这对建设一个更加低碳化的世界非常重要。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独立智库创办的可持续发展平台战略事务经理米克尔·安德森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致力于做出改变,比如大力推广电动车、建设生态园区。“当中国想做什么的时候,总能做得很快,并且规模很大,这让人印象深刻。希望中国在国际社会转向更加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积极推进气候谈判多边进程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积极的推动者和严肃的行动者。去年以来,中国同美国、巴西、印度、欧盟、法国等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推进气候谈判多边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11月和今年9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两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发出的信号十分明确。两国领导人都将致力于积极推动巴黎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从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这个信号也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巴西主管环境、能源科学技术的副外长何塞·安东尼奥·马尔孔德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巴西和中国发表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表明了两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中国通过技术、资金等援助方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展开合作,这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来自印度的气候行动网南亚分部观察员桑贾伊·瓦施斯特对本报记者表示,气候领域的南南合作非常有必要,可以更加切实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向低碳发展转型,中国的举措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宣布,中国将建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一举措备受瞩目。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给予最脆弱国家以更长远的融资安排,是非常受欢迎的。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议会多数党领袖办公室研究员卡拉波·拉马胡纳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宣布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等一系列举措,展示了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担当。“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中国不像一些国家只是满口承诺而欠缺实际行动,中国始终言行一致”。
希腊克里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伊莱亚斯·乔泽坦斯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不仅大力加强本国气候治理,还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伸出援手。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都面临的严峻挑战中,中国的努力堪称榜样,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本报巴黎、曼谷、莫斯科、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布鲁塞尔11月29日电 记者裴广江、李永群、王远、邢雪、张志文、林雪丹、王海林、倪涛、任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