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庆州核废料库第一阶段工程完工 可容10万桶

13.07.2014  16:11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原子力管理公团13日表示,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阳北面奉吉里的核废料处理场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只待有关部门验收。

据报道,第一阶段工程是在地下 80-130米深处建设6个处理放射性核废料的核心设置——处置库。处置库为直径30米、高50米的混凝土结构,可抵抗6.5级地震。

另外,为了进入处置库而建设的地下通道和地上配套设施也已建成。地下通道分三部分,包括用于运输放射性核废料的1415米长的通道、用于运输各种建筑设备的1950米长的通道、以及连接上述两个通道的装卸通道。

一般在核电厂使用的工作服、手套和其他零部件含有的放射性物质较少,属于“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庆州核废料处理厂处置库将用于存储这些核废料。

据报道,随着第一阶段工程完工,庆州核废料处理厂可处理10万桶核废料。2010年12月,该处理场的地上核废料 接收设施完成建设后,从韩蔚核电站和月城核电站运来的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已达1536桶。

原子力环境公团于2008年8月启动庆州核废料处理厂建设,第一阶段工程耗时6年。由于其安全性引发争议,第一阶段工程曾被中断2次。据公团介绍,一般的处理场地下通道各有出口和入口,而庆州核废料处理厂地下通道将出口和入口合二为一,因此施工时间延长。

另外,在挖掘过程中有地下水渗出,因此开展排水作业也花了不少时间。对于放射性元素随地下水扩散的担忧,公团方面表示,会切实做好管理工作,不会有安全问题。

公团有关人士还介绍说,为了避免处置库出现裂缝已进行了加固,在核废料处理结束后会将处置库的剩余空间用石头填满,之后用混挺土将入口封死。处置库被密封后,核废料处理厂周边的放射性物泄露量会保持在0.01毫希沃特以下,这是人体可承受量的百分之一。

另一方面,为了启动第二阶段工程,公团在向当地居民举办说明会。据悉,第二阶段工程完工后,庆州核废料处理厂的处理量可增加12.5万桶。公团计划第二阶段工程挖地30米,建设隔离设施,打造浅层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