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法院以三维度发力 强化执行实效

26.11.2014  19:47

    2013年以来,广汉法院紧紧围绕执行公信力建设,以执行措施、信息公开、司法关怀为抓手,推动执行质效整体迈上新台阶,共执行案件15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1.2亿元。该院执行局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全省涉民生案件专项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大力度,用足执行举措

    一是加大执行和解力度。坚持把矛盾化解、合意和解作为首要目标,充分运用调解技巧,既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又注重消解双方对立情绪,促使有履行能力的自动履行,能力有限的协商解决,确无力履行的解释到位,使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以和解方式执结案近四百件。二是对于具备执行条件的被执行人,迅速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控制措施,通过评估、拍卖、变卖等方式处置执行到位,对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等20多家被执行单位的财产依法进行评估、拍卖,兑现案款6000余万元。三是对于有能力而拒不支付或转移财产的“老赖”,规范适用拘留强制措施,共拘留17人;将8名被执行人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压缩恶意逃债人的生存空间。共有两件案例被省高级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拓宽广度,突出信息公开

    一是在立案环节将执行信息、办理流程全公开,当事人可以在诉讼服务中心自助查询,并登陆全省“执行信息查询网”、“诉讼资产网”等公开平台,对执行、拍卖等信息予以查询。执行过程中,及时向申请人反馈执行环节、重大事项及工作进展,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邀请当事人参与执行过程。如在四川某纸业有限公司与张某某等52名职工劳动报酬执行案中,邀请职工代表到场参与和监督查封、冻结被申请人的资产。代表的参与使该系列案的执行更加透明,申请人对法院执行也较为理解与支持,此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和解协议,社会效果良好。三是强化信息曝光工作。先后通过执行信息查询平台、互联网曝光20余名“老赖”,执行标的金额一百多万元,为反规避执行活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10余起。

    体现温度,彰显司法关怀

    一是对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恤金等涉民生类型进行专项执行,通过“点对点”查控平台,与行政、金融等机构密切配合,及时获取数据信息,确保专项活动取得了95.1%执行到位率的良好成绩。共开展拖欠民工工资集中兑现发放大会3次,现场发放被拖欠工资360多万元。二是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活动。针对穷尽强制措施确实无法执行到位、生活陷入特殊困难的申请人,通过发放司法救助金,帮助申请人暂时度过生活难关,共对50多名困难申请人发放救助金20多万元。三是对年老、病残等申请人,制定“私人定制”方案,通过电话访谈、来往接送、送款到家等方式开通无障碍执行通道,为申请人提供最大便利,对近百名申请人提供专项服务。(郭丹丹 杨云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