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广汉三星堆祭祀坑的历史与未来

18.07.2016  20:50

 

 

【解说】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它的发现,轰动了世界。7月18日,广汉三星堆将迎来祭祀坑发现30周年活动。

  1986年,随着三星堆一、二号大型祭祀坑被发现,数千件稀世之宝相继问世。而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金杖、玉璋,广汉三星堆6大“国宝”级文物,全部出自这两大祭祀坑。

  73岁的广汉村民杨永成就是两坑发掘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关键人物”。

  30年前,广汉市南兴镇三星村,43岁的砖厂工人杨永成一锄头下去,一块铜器被砸中。杨永成刨开泥土,吓了一跳:是个青铜面具。

  【同期】(广汉村民 杨永成)

  等于说这是个意外,就像这个石梯子一样,它是挖方这一线,你就必然要在这挖一个槽子,才可能打,就打这个泥槽子,打泥槽子就把那个(青铜器)挖到了,当时那个东西一倒,大家都吓散了。

  【解说】据官方统计,坑内先后清理出青铜人头像13件,经过修复整理,还有青铜人面像、跪坐人像、铜戈、铜瑗等青铜器178件,以及玉器129件、石器70件、陶器39件、海贝124枚、金器5件。其中,杨永成所说的“金腰带”,后经整理,是一根长达一米多、重1斤的金杖,是同时期国内发现的最大金器!由于坑中器物多为祭祀所用,这个坑也就被命名为一号祭祀坑。

  据杨永成称,青铜大立人被挖出来时,虽然已经被毁成了两截,但还是大得出奇。他和另外7个男壮年一起,才能抬动其中一截。正是这不可思议的一锄头,也让他与三星堆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遗址并不是高深的,博物馆也不是在神台上高不可攀的,这么多年,三星堆一直致力于遗址保护工作,但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同期】(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阙显凤)

  关于遗址的保护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刚才说了我们这里面生活了大量的老百姓,老百姓要实现幸福生活的愿景可能和遗址的保护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比如说我们会对老百姓的耕种和修房子都有一些规定和要求,所以说可能这个之间它会是一个矛盾。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平衡这种矛盾,一个就是把重点区的老百姓有条件的逐步的搬迁遗址的外边去,另外也可以通过引导老百姓改变一个家居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方式来配合遗址的保护,但这个事情还是任重而道远。

  【解说】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为古老的历史文化注入年轻的活力,以加大其作为文博单位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同期】(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阙显凤)

  我们会在三星堆文化产业发展上做一些文章,因为我们有一个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我们在这个基地上我们可能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诠释、展示、表现三星堆文化,让不同的人到三星堆这个地方来都能感悟到这种文化,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记者 何浠 魏尧 四川广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