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年底将实现每万名居民拥1.3名以上全科医生
■时讯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卫生工作会议获悉,去年广州医生平均每天要为近14人看病,而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从今年起,广州将强力推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以及区域医联体建设,在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上争取4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民签约服务,并将通过财政倾斜、多种培养方式并行的举措,在今年年底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1.3名以上全科医生。
荔湾萝岗已启动家庭医生试点
按照此前的规划,2015年,广州市全科医师数量需达到每万人口2名。但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表示,由于待遇水平低下等问题,一些聘用的全科医生依然留不住。
对此,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卫生局局长陈怡霓表示,为增强吸引力,今年将改进全科医生绩效奖励政策,吸引及留住医务人员到全科医生岗位和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同时组织实施广州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年底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1.3名以上全科医生。”
此外,陈怡霓透露,今年还将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试点,争取4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民个人的契约服务,努力拓展社区家庭病床,并逐步让基层全科医师承担起家庭医生的职责。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家庭医生已首先在荔湾、萝岗两区启动试点。
区域医联体将尝试医生多点执业
为了强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格局,广州今年将试点建设区域医联体,“接下来广州要大胆尝试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在医联体内率先开展资源共享,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师多点执业等的创新,重建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疗结构整体服务水平。”贡儿珍说。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胡丙杰介绍,目前广州正在“研究制定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1+3文件,从医保方面探索和创新,引导社区就诊和双向转诊的工作。”他表示,广州将在医疗联合体内解决基层首诊问题,“倡导首先到基层社区就诊,根据病情的需要是否要转到上一级的医院,康复期再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就会更有效的利用区域性的资源。” (记者/骆骁骅 通讯员/黄穗)